第3章初遇蔡琰(1 / 2)

初遇蔡琰

.......

崔念跟着蔡邕的家仆来到了蔡府的后院,蔡府的后院相比前院来说,并没有那么奢华,反而显得清净典雅,院角那里棵盛开的梅树比前院子更多,其余地方则种了一些未能在冬季盛开的桃树,院内用青石铺路,有一个小湖中间坐落着一个小亭,除此之外并无任何精美的雕刻或者装饰。

仆人将崔念带到湖中心的小亭内,亭子上的匾额写着“静心亭”,也许蔡邕可能平时喜欢在这里静下心来思考学问吧。

崔念在亭子里坐了下来,蔡府仆人为崔念拿过来一杯水,未多说什么便离去了。

崔念见此也并未说什么,而是头靠亭柱,放松下来。

“以刚才蔡邕的反应,下一步估计就是验证我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了,我如果答的好,未必没可能入了他的法眼,那该怎么改呢?”

“后面的诗内容是,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不对,不行,宣父我记得是孔子啊,这个时代对孔子的称呼,嗯......我记得是叫素王来着,叫夫子的话,不知道合不合适,孔子更不确定啊,算了还是称呼夫子吧,这个应该是没毛病的”

“那就这么吧。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夫子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人志。”

“就这样吧,嗯,除了这个也没啥了,接下来就等待蔡邕过来吧。”

就在崔念百无聊赖地等待蔡邕的到来时,一个小脑袋出现在了崔念的视线里,崔念并未过多在意,蔡府现在人多了,鬼知道是谁家的小孩子贪玩跑进后院的。

但是小脑袋明显对这个坐在亭子里的少年产生了好奇心,小脑袋不时从屋墙后面探出见来回几次见崔念没什么反应,反而更大胆了,干脆藏也不藏了,直接出来向崔念走了过来。

崔念见其过来了,上下打量了一番,原来是个小姑娘,崔念略有惊讶,要知道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姑娘在未嫁人前,不轻易让外人见的,除非与家主关系关系匪浅才行。

“今晚的宾客家眷里也并未带女孩来,莫非是蔡邕的女儿?历史上蔡邕也只有只一个女儿貌似,可惜这对父女俩的命运太惨了,如果这次能在蔡邕这里达到我扬名的基础目的,未来有机会发达了,未必不可帮忙扶一把。”

崔念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蔡琰想道。

“那边的公子,见我为何不问好呢?”

“这位淑女,请勿多怪在下,在下真没想到能在蔡府后院遇到蔡先生的令堂。”

崔念见蔡琰问道,赶忙站起来,向其弯腰作揖。

“嘻嘻,公子你倒是个懂事聪明,会察言观色的人。”

蔡琰一听崔念称其为淑女,高兴的说道。

“你是我父亲哪位门客的孩子啊?我还是第一次见父亲允许外人进入后院。”

蔡琰问道。

“家父崔仁,我是他的犬子崔念。”

“哦~原来是父亲最近请来帮忙一起编书的崔先生的公子啊,那公子你来后院干什么呢?”

蔡琰问道。

“小子不才,在前院宴席外因他人挑衅作了一首诗,令尊大人听到后,令人将我带入此地,说要和我单独聊聊,我便在此等待了。”

崔念回答道。

“哦?什么诗能让父亲如此在乎,让客人来后院,公子可否念出来?”

蔡琰听崔念解释后,微微点头,又问道。

“听淑女的。”

崔念回道,便要张口念诗。

“等一下,你别老淑女淑女的,听的我不自在,我叫蔡琰,你称呼我蔡琰小姐即可,当然父亲面前可别这么叫我,父亲很讲究的,”

蔡琰打断崔念说道。

“啊?好的,好的,那我念了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崔念将宴席外的诗念了出来。

“没想到公子你还真有点才华,能写出这种豪迈的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