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洛阳城内的少年(1 / 2)

洛阳郊外的少年

......

寒风袭人,天地灰暗,洛阳城郊的一小院内,一个少年此时此刻正顶着这冷冽的寒风,旁边有一位中年人靠着屋门,抱着手,看着少年不停的挥舞着一把木剑,对着一个木头做的木人猛劈,其技法说不上是高超,但也颇有章法,就是章法角度颇为刁钻,腋下,脖子,侧腰,裆下,膝盖等人体脆弱点,均是少年攻击的对象。

“崔念啊~不是为父说你,你这剑招和哪位大师学的,怎么这么阴损呢?”

“就不能学学君子之剑?这天下太平,没必要学此阴损剑术啊,这样为父在洛阳城内给你找一个儒家的儒生,这儒家的儒生学的剑招不仅有实战性,而且观赏性也不错,配得上我家崔念的身份!”

中年人忍不住开口说到。

“父亲,算了吧~完全没必要,好的师傅不出山,普通师傅遍地走,也不值哪个价,再说咱们家也不是太富裕,撑死算个小康,没必要把钱花在这上面,我现在练的也没啥,就是纯纯在练肌肉记忆,未来有一定反抗之力罢了。”

少年无奈回答道。

“为父不也是为了你好吗?你前些日子想出来的印刷法子为父没敢张扬出去,按你说的送了几本给那些寒门书生。”

“还有最近为父去给洛阳城内一大人当门客,帮助其编书,收入还是可以的,这不想着给我家崔念提升提升嘛,哈哈!”

中年父亲说道。

“嗯,我理解父亲您的意思,但我们家目前来说真的不太行啊经济条件,而且儿子我就是学剑术,必然学的是杀伐之剑,至于君子之剑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你要说拜师,以咋们家身份地位恐怕能找到好师傅也特别难吧”

少年说到。

“谁说得?你姓谁?姓崔!崔这个姓你可知道意味着什么?崔姓可是齐太公的后裔!我崔姓子弟可是自春秋战国时期传承至今啊!现在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虽说你父亲我因为你母亲从家族离开,但是藕断还丝连,一点点能量还是有的,为你争取一下还是能争取一下的。”

中年人不服反驳道。

“停!停!停!父亲别说了,他们要真的在乎你也不至于好几年不联系吧,你要是真为你儿子着想,不如想想办法让我们家在未来如何不受牵连吧”

少年说道。

“嘿嘿,行,爹不说此事了,不过儿啊,你说的未来,不会是真的吧?你之前说乱世降临,天下大乱,父亲最近了解了一下,感觉还是不太可能啊,眼下陛下正直壮年,朝堂虽说不太稳定,可是近几年的外族叛乱也都被我大汉打败了啊,现在都无战事了,天下太平啊”

中年人想了想说道。

“非也啊,父亲,你的目光还是太短浅了,这样父亲,你不如去看看洛阳城外,黔首平民的生活状况,再来说此事啊”

少年认真说到。

“嗯~行听我儿的,谁让你爹我就你一个儿子啊,对了,今天稍晚,陪你爹我去赴宴,你爹带你吃点好的,对了,你稍微洗漱一下,别整的太味了,一身臭汗味”

中年人说完话后,便回屋休息去了。

“行,没问题,我再练会便去洗漱一下”

少年回答完后,继续对着木人不断劈砍,速度越来越快。

“看来父亲还是没能相信我之前说过的话啊,哎”

少年心里想到。

少年名叫崔念,家住洛阳也就是洛阳,父亲叫崔仁,字子和,据他父亲说,他们是来自于清河的崔氏族人,至于他母亲貌似曹氏一族的人,但具体和历史上曹操有没有关系,谁知道呢?

至于名字为啥带个截,少年猜测八成是因为他老爹和崔氏关系决裂但还藕断丝连的缘故吧,因为明明在前五六年,还有几个崔氏的大叔每年都来看望过父亲。

那天父亲和他们在卧室聊了很久,不让他和母亲进去,刚开始屋内还传出来父亲和那几个人的笑谈声,可是越到后面,说话声越小,后来他还隐隐约约还听到父亲的低吼声以及哭腔,那晚聊了很久,第二天父亲和那几人走了出来,几人都互相沉默着。

他问:“父亲怎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