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暗夜猎杀(1 / 2)

宁末海封到宁西后,最为头疼的问题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太多,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狼烟过境后不愿回到故地的唐昭人滞留在此,而西海、博泽两国割让给唐昭的土地均收归官有,大量无家可归的两国百姓是另一部分,流民遍地,嗷嗷待哺却无计可施,加上原来城中百姓对他们异常戒备,冲突常有发生。

宁末海听从谋士蹇默的建议,将城防大幅外扩了十二里,是为外城,外城除了官道以外密钉三米许高的木桩,上面缠覆铁质蒺藜,又在不同方向上设立了六座耳城,司监察、警戒之责。外城以内四里定为军营驻地,大小十余座军营绕城一周。再向内五里建东西南北四坊。每坊再分为四镇,许在城中无户流民建房自住。

蹇默的办法被后世称为一石三鸟之计,一是将宁西打造成了西北第一坚城,也使得三国八十年不动干戈;二是安置了大量流民,修建军营、城墙和住所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而不至于沦为盗匪,为害地方;三是增加了因为大战而急剧减少的军民数量,特别是流民中的工匠艺人正是城中所稀缺的人才,让宁西既是军事重镇的同时也成为了商贾云集的商业大城。

如今四坊再向内临内城墙的区域已是商业繁华之地,一间铺子能值百金之数,让人感慨蹇默不负智者之名,难怪他去世后,宁末海在其葬礼上极尽礼遇之事,以感念他辅佐赞襄之功。

安康坊在内外城之间,与另外三坊一样都是八十年前克诚郡王安置流民的居所,当年四坊都叫流民坊,多年过去,如今这些地方已是热闹繁忙之地,很多人也已经忘了当时的叫法。

傲霜回家是件大事,所谓宰相门下七品官,在宁西城,最为煊赫的自然是克诚郡王,哪怕傲霜只是郡王府的一名侍女,对于安康坊的居民们来说一样是高不可攀的。

傲霜早上返家,午饭用过,就有许多相熟的邻居跑来,想从傲霜这里了解一些王府大院的秘辛趣闻。

傲霜深知多言贾祸的道理,只敢泛泛而谈,好不容易把这些意犹未尽的三姑六婆打发走,已是太阳偏西了。

晚上拉着娘说了会话,傲霜准备睡了,公子恩赏她在家住一晚,她想着明天一大早就赶回去。

子时的锣声响过,坊中的喧嚣也随着打更人的脚步一起远去了。

今天是个好天气,月亮很圆很亮,空气凉爽而清澈。

值夜的城门丁抱着长枪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他隐约觉得城墙的影子在动,扭头去看时,却并无异状。

也许是我眼花吧,他心里默默念道。

半闭着眼睛,他想着昨天光顾的芸娘,虽然长相不行,但腰肢还算是细软。他的俸禄只够光顾瓦子,什么时候发一笔横财,也能去清心酒楼享受享受,不不不,既然都已经发了横财,自然要去宁西城中最高档的歌坊摘花楼,听说楼中有六大红牌,最有名的当属花魁若鄢,那可是有钱也不一定见得到的美人。如果能与她共度一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想着想着,他站着睡着了。

一个影子,早就飘到了安康坊。

傲霜的眼泪早就把封口的布条浸透了。她不能动,发不出声音,只能是无声的啜泣。

第一个被杀的是家中的灰狗,死得很快,是被生生捏断了头骨,眼珠爆出而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