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情为何物149(2 / 2)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想要穿透两界的壁障,却只是朦胧一片。

“他”翻了个身,思索了片刻,虽然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唤醒了自己,古井不波的心海却泛起了丝丝涟漪。

一天之后,二人走出了千仞山,顺着沅镜湖西侧向北的巨大山脉绵延足有三千余里,是唐昭与西海边界南部的天然屏障,包含了大大小小数十座山,千仞山只是其中较大的一座,过了此山后便是一个较大的山口,转向西行便是西海地界了。

二人边走边聊,正在埋头赶路间,突然听到洪星路一声惊呼:“兄弟,快看,前面就是阿亚拉山口了。”

凡无忧举目远眺,果然在十里之外出现了一个缺口,像是有人在山中挖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大洞,能够看到穿梭来往的车队人流,此地正是唐昭西南方向与西海沟通往来的重要渠道---阿亚拉山口。

西海与唐昭曾经延续了数百年的争斗,边境也一直难言安靖,从北向南共有数十个山口,两侧往往是双方各立营寨,一副如临大敌之势,近几十年来形势和缓,两国通商日盛,不仅是商人住户交通来往十分频密,边关守军们也不再剑拔弩张,例行巡防时常常遇见,彼此尚能挥剑致意,更有那些分属两国不当值的兵卒,结伴到酒肆买醉,喝到尽兴时也能坐到一起畅谈,看起来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可惜,只是看起来而已。

八十年前的那场大战,死伤无数,铁骑洪流,漫卷千里烟尘,神仙打架,一时日月无光。对一直身处边境的平民百姓而言,往上两三代的先祖辈难逃被卷入的命运,休养生息数十年,许多家庭仍然是男丁不旺,成年后若是没有其他讨生计的手段,加入边军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仇恨,岂是能够轻易放下的。

设想两国一旦冲突,同在一桌喝酒的两方兵卒说不得各自丢下酒杯,返回军营,对阵之时自然不会顾念喝酒的交情,而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西海在阿拉山口的驻军守将便说过,情义是给自己兄弟袍泽的,不是给对手的,无论妇孺老弱,只要站在对方军阵之中,便是击杀的对象。对敌之时切不可心存怜悯、婆婆妈妈,那是娘们才干的事。

作为对手,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没人知道下一次战争何时到来,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于是在凡无忧和洪星路的眼中,阿亚拉山口更像是个繁忙的市集。

洪星路十分兴奋,催着凡无忧快步向前,来到一排小吃摊前,拣着顺眼的不由分说买了十几种,再指着一旁的酒肆对凡无忧道:“兄弟,喝酒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