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汉当五胡(一)29(1 / 2)

早在袁绍向其他人发去求援的消息之前,在河南尹以及河内郡活动的刘备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对于上党郡的局势,刘备原本是不怎么关心的,毕竟自己家小业小,鞭长莫及,那边又是袁绍的势力范围,自己贸然过去不太好。

但是随着李部鲜卑的南下,刘备不得不重视起上党郡的局势了。如果连上党郡都丢了,那李部鲜卑就能从并州向冀州大举进攻,到时候局势就将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刘备带着徐庶、关羽、张飞还有几个护卫直接找到了白波军的首领们,希望能和白波军谈判。

此时的白波军并未遭到什么沉重的打击,虽然在壶口关面前消耗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白波军而言并不算什么,他们实力尚在,对外仍旧号称百万之众。

即便是面对着号称百万之众的白波军,刘备依旧敢只带几个人就孤军深入,前去和白波军的首领谈判。

理论上来讲,白波军的首领乃是郭太,郭太也是最早率领白波军起义的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以及郭太本人能力问题,白波军内部早就分裂成了多个部分。

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这五个人乃是现在白波军实际上的五个掌权者、话事人,郭太只能掌控白波军其中的一部分。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杨奉手下的薛刚、薛葵父子表现亮眼,作战英勇,远近闻名,杨奉的势力也跟着迅速膨胀,现在已经是五个人里势力最大的那个。

对于郭太、杨奉等人来讲,生活方面肯定是不需要发愁的,现在的生活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也比之前做农民的时候好得多了。

不过总有他们发愁的地方,最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便是他们后代的身份了。

他们已经是反贼了,就算再怎么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他们也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也背负着反贼的骂名。

有句话说得好,造反就是为了招安,如果能开出他们足够心动的筹码,他们前一天还是白波军反贼,第二天就能变成忠君体国的贤良。

刘备先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向他们讲述了接受诏安之后的种种优待,又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告诉他们鲜卑的来袭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大汉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了!如果现在不和朝廷同心同德,那别说他们的后代如何如何,他们能活过这波鲜卑南下都算运气好。

远在陈都的刘协在收到荀彧的汇报之后,也非常配合的给出了自己的价码,郭太封为安北将军,杨奉为平北将军,韩暹为兴义将军,李乐为征虏将军,胡才为荡寇将军。

除了郭太和杨奉是重号将军之外,其余几人都是杂号将军。不过这也已经很让他们心动了,毕竟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混不到将军的称号,能被称为将军,就已经是军队之中的高层干部了。

在刘备的不懈努力之下,就在袁绍的求援信抵达刘备这里的第二天,郭太以及杨奉等人率部向刘备投降。立下如此功勋的刘备当然也有奖励,除了节制所有白波军士兵之外,还加封刘备为司空。

袁绍是乾元二年八月十六向其他人发出求援的,刘备的援军八月二十就已经到了冀州了。

由关羽、张飞统帅,徐庶作为军师,在抵达冀州的第一天,就马不停蹄的前往了乐成前线。

对于袁绍和袁术的为人,刘协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两个人向来自持身份,不肯轻易向别人低头,哪怕他是皇帝也如此。

现在袁绍和袁术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袁术甚至本人都跑到了刘协这里,那这说明局势很可能比信里写的还要危急。

于是刘协片刻都不敢携带,袁术是上午到达陈都的,刘协号召天下兵马汇聚并、冀二州共同抵御鲜卑的诏书下午就发了出去。

由于刘协的部队军粮基本上都是靠刘协一个人,从各地收上来的粮食基本上都没什么消耗,只需要派遣后勤部队押送即可,因此刘协的部分部队在袁术到达陈都的第二天就出征了,前去上党郡帮助刘备。

为了确保战斗力,刘协不仅调集了自己的精锐,集结了自己身边所有的猛将,同时还在陈郡及周边几个郡征集了五万大军。

好在有刘协这段时间以来的贤君名声的加持,即使征调了足足五万大军,也没有激起什么民愤。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军队的战斗力,刘协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御驾亲征,毕竟从士气的角度考虑,皇帝亲临和下旨能起到的效果可完全不一样。

从内政的角度来讲,萧何、范蠡等人是完全足够了,而且他们也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在陈郡周边暂时还不存在能威胁到陈都的势力,刘协大可放心的去御驾亲征。

乾元二年九月初一,由刘协挂帅,李靖、李牧、卫青、霍去病、张良作为军师,李存孝、冉闵作为先锋,麾下集结了后羿、陆压、李哪吒、贾复、亚瑟、兰斯洛特、高文、高继能、高顺、典韦、刑天、李进、李整等猛将的天子亲军浩浩荡荡的从陈郡出发了。

在这之前的一天,曹操率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巨无霸、许褚等人,集结了两万大军自颍川出发,以陈平、郭嘉、荀悦为军师,作为天子的先锋向冀州出发。

除了刘协和曹操、刘备之外,其他的诸侯自然也是需要有所表示的。

讨董联军尚且在世的诸侯们也都各自派出了自己的军队,虽然实力不强,数量也不算多,但也算是尽了一份心意。在这些人之中,最亮眼的要数孔融的援军了。

孔融的援军由孔融亲自率领,麾下不仅有赵云和太史慈这两员大将,甚至还将活动于大野泽之中的赵公明和管亥给招降了,跟着孔融一起来到了冀州。

除此之外,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刘表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大汉的支持,也不得不派出了自己的援军。

同样由黄忠率领,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数量足足达到了两万五千,数量上不输于除刘协以外的任何一路援军。

弘农杨氏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也为了证明自己对大汉倾其所有,足足征调了五千杨氏子弟,由杨坚率领。

杨坚的军事水平并不怎么样,但是他身边的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等人即使放在全史之中也无愧于名将的称呼。更何况还有宇文成都的护卫,哪怕杨坚打了败仗,也能保证性命无虞。

而弘农杨氏的出兵方向也很刁钻。刘备的援军是去并州上党郡,刘协、曹操以及其他人的援军去冀州,而杨坚率领的援军从弘农绕了个圈子,自关中出发,向北而出进入上郡,直接威胁李部鲜卑的侧翼。

让刘协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弘农杨氏做出了表率之外,刚刚没了孙坚的孙氏居然也凑齐了一支部队前往冀州。

这支部队由孙悟空率领,从吴郡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先是到达九江郡,随后穿过汝南直达陈郡,将一部分族人留在陈郡之后,直接北上,跟在了刘协部队的身后,美其名曰为天子后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孙氏要搬家了,要跳出吴郡这个绝地。但是其他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拦着孙氏不让他们走,毕竟人家的理由多么光明正大,这可是在响应陛下的号召。

乾元二年九月十五,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军纷纷抵达了既定位置,刘协根据每个人所在方向的不同,将杨坚任命为西路军主帅,刘备为中路军主帅,自己则亲自统帅东路军,目标只有一个,驱逐鲜卑!

此时冀州的局势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慕容廆率领两万人正在强攻常山国,常山王刘暠于乾元二年九月十一殉国,全家老少无一幸免。而整个常山国上下,也只剩下了栾城以南的寥寥几个县城。

在此之前,中山王刘稚、河间王刘陔已经先后殉国,中山国以及河间国全境沦陷,慕容恪以及慕容皝从两个方向上直接威胁中间的安平国,一旦安平国被攻破,那冀州的局势就将不可挽回。

好在提前从乐成撤下来的关羽、张飞部并未受到损害,此时正驻守在安平国东北部的饶阳和武遂,奋力抵挡来自河间方向上慕容皝的进攻。

在安平国的西边,袁叙率领颜良、文丑以及袁圣、黄狮、狻猊、抟象狮、白泽、伏狸、猱狮、雪狮等人驻守在安平。起初在和慕容恪的交手中袁叙吃了点亏,所以一直龟缩于安平,慕容恪缺少攻城的猛将,一时间也拿袁叙没办法。

袁绍则亲自率领重兵驻守在巨鹿郡的治所廮陶,指挥麾下将领抵挡着来自中山国以及常山国的进攻。好在袁绍和袁术麾下猛将众多,短时间内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刘协的安排下,孔融和一些小诸侯并没有直接进入冀州,而是驻扎在了平原。平原的北边便是冀州的渤海郡,孔融驻扎在这里不仅能分担冀州的压力,还能直接威胁渤海郡的慕容垂,使之不敢分兵。

慕容恪对于援军的到来早有准备,甚至对于援军的方向也有所预料,因此当各路援军按照计划进入提前规划好的地点时,慕容恪也指挥着鲜卑各部开始移动了。

慕容垂直接放弃了大半个渤海郡,将所有军队都集结在了渤海郡和安平国相邻的修县。只要孔融进攻慕容垂,那慕容垂就往北边的河间国撤退,如果孔融没有动作,那慕容垂就骚扰安平国和南边的清河国,又或者是南边的东郡。

慕容廆放弃围攻栾城,留下慕容军和慕容翰盯着南边的赵国和东边的巨鹿,自己则亲率主力前往中山国和常山国接壤的九门,和中山国率领慕容恪主力的慕容儁汇合,合兵一处猛攻巨鹿北部的下曲阳。

见慕容恪主力去往了西边,驻守安平的袁叙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个反攻的好机会,于是亲率袁圣以及文丑进攻慕容恪。

慕容恪敢于只给自己留下少量兵力,自然是有所准备的。袁叙甚至都还没踏出安平国的地界,就遭到了慕容恪的埋伏。袁叙本人受伤,文丑被俘,幸亏有袁圣拼死杀出一条血路,袁叙才得以活命。

好在袁叙在返回安平县之后,遇到了李牧率领的两万援军,在李牧的指挥以及李哪吒、李金吒、李木吒、李进、李整的浴血奋战之下,愣是杀得慕容恪的追兵不敢前进一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