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乱(一)24(1 / 2)

在刘协和刘宠对峙,并且在之后刘协兴建陈都的这一年之中,天下的局势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尽管诸侯讨董的时候都表示不承认董卓封的那些官,但是那些地方毕竟也需要治理,所以刘协在提升他们身份的同时,并没有改变这些官职。不过陈国距离汝南这么近,袁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回家的机会,因此袁术先是在汝南逗留了一阵子之后,才率军返回南阳。

袁绍此时还没有主政冀州,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对于冀州,袁绍已经眼馋了很久了,在这之前因为自身实力以及其他原因的限制,导致袁绍并不能直接将冀州纳入麾下。

恰好在返回渤海的路上,袁绍“偶遇”了韩馥,于是在袁绍的建议下,韩馥便和袁绍同行,一起返回冀州。韩馥手下的大将本来就不多,张郃还留在了李存孝那里,和袁绍同行自然是更有安全感的。

只是韩馥没想到的是,和自己同样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袁绍,竟然早就在暗中盘算怎么干掉自己了。

袁绍深知,如果让韩馥返回邺县,那么自己想要得手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到时候再想对冀州下手,就要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了,万一刘协不给自己任命怎么办?

所以在袁绍看来,最好能在进入冀州之前就把韩馥给干掉。袁绍深知,这种事情绝对不能自己干,再怎么说韩馥那也是颍川韩氏的代表人物,万一被自己这么一搞,引起了颍川士人的反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白波军在杨奉的带领下正一路势如破竹的向东北方向挺进,杨奉手下的薛刚和薛葵这对父子每战必先登,在战场上甚至都遇不到能接薛葵一锤子的敌人。在薛葵的鼓舞下,白波军一路来到了河内旁边的上党郡。

上党太守张扬在得知白波军进犯上党之后,带着军队一路疾驰,想在白波军彻底占领上党之前赶紧回去。结果因为跑的太急了,在高都附近中了杨奉手下徐晃和薛刚的埋伏,张扬本人战死,余部全都投降了杨奉。

当杨奉把张扬的人头送到长子城下的时候,城内的军民十分清楚,再这么抵抗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便直接打开城门向杨奉投降。随后杨奉将张扬的人头高高挂在长子城门上,上党郡其他县城便闻风投降,除了壶口关。

从经济和人口的角度来讲,壶口关并不重要,但是从地理和军事的角度来讲,壶口关的重要性就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了。简单来讲,壶口关是当时并州南部进入冀州的必经之路,如果杨奉不想被冀州的士兵给偷袭,那么壶口关就必须拿下来。

此时驻守壶口关的人是谁呢?

廉颇。

廉颇的实力当然毋庸置疑,别说此时壶口关内部还有五千士兵,就算是只有三千士兵,廉颇也能把壶口关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如果不是廉颇打不过薛葵,他早就率军冲杀出去,收服整个上党郡了。

不过自己再怎么厉害,手下也就只有五千人。依托壶口关天堑,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杨奉打定主意拿下壶口关,这五千人肯定是不够的,因此廉颇一边反击,另一边也在不断寻求援助。

那么此时距离廉颇最近的援军是谁呢?

高干。

事实上为了能尽早拿下冀州,袁绍早就在做准备了。先是安排高干进入涉县,随后又安排高干的弟弟高柔进入武安,两人一东一西将整个魏郡的西北部牢牢地控制在了手中。

现在整个上党都已经在杨奉手中了,要想得到支援,就只能从临近的其他城市寻求帮助。在收到廉颇求援的第一时间,高干便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大将高宠率领三千士兵走小路前去支援廉颇,同时向袁绍汇报此事。

在高干看来,现在袁绍就在韩馥的身边,拿下韩馥不要太轻松。而自己去帮廉颇的行为刚好能让袁绍的势力进入并州,这是个一口气拿下两个州的大好机会啊!

对于白波军的猖狂,袁绍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因为即使袁绍和韩馥驻扎在距离上党郡还有一定距离的河内郡林虑,也依旧没有躲过白波军的骚扰。

袁绍自然是不怕那些白波军的,毕竟以袁绍的实力来讲,白波军和乌合之众差别不大,想要威胁到他还是有点异想天开了。但是韩馥就不一样了,韩馥手下的大将张郃留在了飞虎军,麹义还在冀州,能保护自己的就只有袁绍了,因此韩馥不得不牢牢地和袁绍绑定。

这样以来袁绍下手的机会就更多了。某天袁绍谎称自己要带士兵去前面侦查一番,于是便直接把韩馥扔在了原地。韩馥虽然不知道袁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他知道如果现在白波军袭来,那自己多半是要凉,于是率军在后面匆忙追赶。

韩馥不知道的是,袁绍侦查的方向乃是司州和并州交界处的隆虑山,乃是袁绍为韩馥进行挑选的一处墓地。

当韩馥追赶到山谷之内却没有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哪怕韩馥再怎么不通军略也知道这是什么一回事了。当即便打算原路返回,去河南尹找刘备,然后再徐徐图之。

不过很可惜,韩馥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山谷的后方,袁洪带着颜良堵住了韩馥的退路,在韩馥的前面,邬文化高大的身躯再加上身边的文丑几乎占满了整个山谷,使得韩馥看不清他们两人身后还有多少兵马。

袁绍从两侧的山崖上出现,居高临下的俯视着韩馥。

“本初,我愿意将冀州牧的职位让给你,留我一条生路可好?”

对于韩馥的建议,袁绍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回答韩馥的是袁绍充满兴奋的命令:

“放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山谷内的韩馥军,包括韩馥本人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事后袁绍在山谷的前后出口和山谷的两侧留下了一些白波军的尸体,将韩馥之死嫁祸给了白波军。

袁绍的演技在此时得到了进行的发挥,在韩馥的葬礼上,袁绍一边悔恨自己为什么要去侦查,导致韩馥“误入”山谷,中了白波军的埋伏,一边痛斥白波军,声称自己一定会给韩馥报仇。

袁绍安葬韩馥的同时,荀谌和郭图等人已经先袁绍一步前往邺县,将这个噩耗告知给了邺县的韩馥下属。人死不能复生,邺县的文武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同时上书刘协,希望再派遣一个冀州牧过来。

与此同时,袁遗和高干表举袁绍为冀州牧的文书也到了,这个时候刘协正在和刘宠比心眼子,对于其他地方的事情并不那么在乎,于是便批准了袁遗和高干的表举,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刘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刘协留了个心眼,将袁绍任命为了冀州牧。与此同时,将此时还是南阳太守的袁术提拔为冀州刺史。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一个州是没法同时存在州牧和刺史的。州牧应该是凌驾于刺史之上的,但是这两个其实都能算一个州的最高长官,一个州两个最高长官,这怎么看都不合适。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废史立牧的时候废的并不彻底,理论上来讲一个州其实是能同时存在州牧和刺史的。为了避免袁绍和袁术打起来,刘协还特意说了一句,因为冀州情况特殊,所以军政分开,州牧管军,刺史管政。

袁绍接到旨意的时候都快疯了,什么叫情况特殊?既然情况特殊,难道不应该军政一把抓吗?怎么能分开呢?可是此时袁绍并不敢公然反对刘协的旨意,毕竟这个时候刘协刚刚天降祥瑞,威望高的很。

袁术就很高兴了,毕竟他不仅从太守直接变成州牧了,而且还能恶心到袁绍。

要知道袁绍这个时候还没彻底将冀州抓在手里,如果引入袁术这个不安定因素,会发生什么袁绍想都不敢想。因此袁绍一直劝袁术,不要来冀州,他自己在冀州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人。

可是袁术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到时候他和袁绍都在冀州,袁遗和袁叙在青州,高干在并州,这不就能一下子掌握三个州了吗?这是壮大袁家绝佳的机会啊!

于是大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景,一个州直接出现了两个最高长官,冀州同时塞进去了州牧和刺史。

冀州的士人们都懵逼了,原本袁绍还没来的时候,彼此之间就互有争斗,袁绍把自己的势力带进来之后,争斗肯定更厉害。现在袁术也来了,小小的冀州里面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都够开一桌麻将了。

那么空出来的南阳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放着不管吧?由于当袁术离开南阳向冀州进发的时候,刘宠已经没了有一段时间了,于是乎南阳太守荀况闪亮登场了!

对于南阳的情况,刘协是不大清楚的。但是他知道南阳作为天下最富庶的荆州的其中一个郡,内部的情况一定是极其复杂的,如果人少了,很可能应付不过来,于是在派遣荀况的同时,还把姜子牙、杨戬、梅山六友一块派过去了,由张辽率领本部的两千人护送。

由张辽护送的原因很简单,南阳还好,但是汝南并不太平。何仪、刘辟、龚都这样的黄巾军依旧盘桓在汝南。对于这种能待在汝南的黄巾军,要说他们背后没有袁氏支持,刘协是不相信的。

刘协担心袁氏会给这几个黄巾军下令,让他们伏击荀况等人,于是派遣张辽一路护送,如果路上看到了什么黄巾军,那就直接剿灭掉他们。

当然,南阳的事情相对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来讲其实并不怎么重要,甚至相对而言都有点微不足道了。

几乎就在刘协将荀况安排到南阳担任太守的同时,长期盘桓于琅琊附近赵公明被王翦设伏,直接把赵公明打的溃不成军。尽管赵公明个人武力不俗,但是在王翦的天罗地网面前,他的武力并没有什么大用。

赵公明败了,主力也被王翦击溃了,但是赵公明本人并没有死亡,隶属于赵公明的黄巾军也依旧有相当的数量,王翦整日严防死守,生怕赵公明杀回来。

不过其他地方的人可就没有王翦这种觉悟了,在得知赵公明这么个心腹大患被击败之后,各地的太守都松了一口气,连本应该做好的防护都忘记了。

这样的结果是灾难性的。赵公明军事和智谋在王翦面前或许不怎么样,但是放在别人面前,还是相当难对付的。没人知道赵公明是怎么出现在山阳郡的,人们只知道当赵公明出现在山阳郡的时候,手里就已经拿着袁遗的人头了。

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袁遗被杀了,这还了得?

袁绍和袁术几乎是当即就放下了彼此的仇怨,同时表示绝不放过赵公明。济阴郡就在山阳郡隔壁,因此在袁叙得知袁遗被杀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派出了手下的大将袁圣前去讨伐赵公明。

理论上来讲,袁圣的基础武力值高达106,赵公明虽然也有105,但是毕竟也有差距,赵公明还真不一定是袁圣的对手。

可是赵公明很聪明,在杀了袁遗之后,直接就钻进了山阳郡、济阴郡、东平国和东郡四个郡国交界处的大野泽,躲在里面不出来。等袁圣走了,赵公明再出来搞破坏。

赵公明的所作所为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彭越,彭越便是躲在巨野泽之中,不断通过游击战的形式袭扰项羽,使项羽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

很巧,这个时代也有彭越。更巧的是,彭越这次直接就被植入在了湖边。

理论上来讲,彭蠡泽虽然地处庐江郡和豫章郡的交界处,但是距离庐江郡的治所舒县是有一定距离的,相对而言距离豫章郡的治所南昌更近,就算要发愁也应该是豫章太守发愁才对。

陆康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自己只需要保证彭越不要北上的过于深入即可,毕竟自己要面对的可不止一个彭越,还有那些南方的百越也需要自己盯紧了。

可是陆康没想到的是,身为名将朱儁的儿子,朱皓是一点都没学到他爹的兵法。南昌附近,彭蠡泽周围明明有很多可以限制彭越的地方,可朱皓偏偏就要主动出击,寻找彭越决战。

彭越躲在彭蠡泽之中,带着朱皓在彭蠡泽附近不断兜圈子,利用自己比较熟悉地形的优势,将朱皓累的筋疲力尽。最终趁朱皓的军队休息的时候,彭越带人一拥而上,想要直接生擒了朱皓。好在朱皓也算是个有骨气的,直接就拔剑自杀了,没有落到彭越手中。

彭越深知自己现在的势力还不够,并不足以占据整个豫章郡。于是在将南昌周围劫掠了一番之后,便率军退回了彭蠡泽附近。

没有了南边的牵制,彭越骚扰北边庐江郡的次数愈发频繁了起来,搞得陆康疲于应对。陆康倒是很想把手下的徐达派出去应对彭越,可是徐达还得和自己防备百越,如果能拆开用就好了。

某天,徐达在出去转了一圈之后,便兴奋的跑到陆康面前,说自己发现了一个人才,要向陆康推荐此人,只要任用此人,必定能使彭越不敢再出彭蠡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