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又死一个7(1 / 2)

对于刘协而言,他当然是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况。当吕布的方天画戟真的打在刘协身上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将刘协的四层盔甲全部打穿,但是那种冲击力却并不是仅靠盔甲就能化解得了的。刘协只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一匹正在疾驰的骏马给迎面撞翻了,好在盔甲足够结实,内部的棉甲虽然也有甲片,但是棉花的用量也并不少,大大的减缓了方天画戟的冲击力。因此刘协仅仅只是晕了过去,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在吕布撤退之后不久,刘协就醒了过来,只不过还不等刘协睁开眼,就听到了身边曹操以及黄飞虎等人的哭嚎。要知道曹操可是智谋达到了93的人,刘协可不相信曹操会连自己的情况都不确认,就如此轻易的认为自己已经死了。更何况这不是还有黄飞虎和黄天化吗?这两个人还看不出来自己的伤势到底如何吗?

刘协不知道曹操在谋划什么,但是他知道既然这一堆人之中最聪明的曹操给自己的“人设”死亡,那自己只需要扮演好这个死人就好了,其他就交给曹操了。而曹操为了尽可能的骗过所有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刘协的“尸体”,成功在整个酸枣大营内营造出了一种刘协真的已经死掉的局面。

既然刘协都已经死掉了,那么诸侯们也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毕竟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拯救皇帝,匡扶社稷。结果皇帝自己跑出来了,然后现在又被吕布给杀掉了,这叫个什么事啊!

理论上来讲,皇帝在这个地方驾崩了,那应该在这个地方停灵一段时间,并且要在这里修建一些用于祭祀的设施。但是继续留在这里仍旧有被偷袭的风险,于是在诸侯们商量之后,决定从酸枣退回陈留,在那里详细商量联军接下来的计划。

如果放在以前,联军到了这种地步,公孙瓒还有马腾这种本身就不怎么受中央约束的敌方势力早就退盟了。但是曹操的行为不仅仅是让袁绍感到了疑惑,时间一长,大多数的诸侯都发觉曹操的行为似乎有点反常。

刘协被吕布杀害了,他们也很悲伤,但是悲伤归悲伤,他们还是要确认一下刘协的具体情况的。但是曹操不仅不让诸侯近距离的观察刘协的“尸体”,甚至还联合黄飞虎等人,将刘协的“尸体”存放在了一个马车之内,不准任何人靠近,哪怕是孔融这种大汉纯臣,想要瞻仰一下刘协的遗容都不被允许。

如此行为做派自然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能成为一方诸侯的谁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哪怕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对于秦朝发生的那些事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曹操的行为让诸侯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在秦始皇去世时,赵高以及李斯等人的做派。

袁绍和袁术是想有大作为的人,但是最让人无奈的是,他们两个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他们无法完全继承袁家的遗产。但是就在不久之前,一则噩耗,或者也可以说是喜报,从京城洛阳传到了酸枣大营。袁家的现任家主,袁隗,以及袁家在京城所有的族人全都被董卓杀害了,包括袁隗的嫡长子袁基。

说起来袁绍和袁术还要感谢刘协,本来袁绍和袁术起兵之后,董卓就一直想杀了袁隗,但是袁隗毕竟身居高位,而且当时的董卓某种程度上也还是袁隗的人,这让董卓怎能不投鼠忌器?

恰巧就在此时,发生了刘协外逃的事件,暴怒的董卓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袁隗,质问他是不是袁家协助刘协逃出去的。毕竟在整个洛阳城内,能和董卓抗衡的也就只有袁家了,董卓自然而然会怀疑到袁隗的头上。

可是袁隗也不是任人拿捏软柿子,对于董卓的嚣张跋扈袁隗也很早就看不惯了,更重要的是,袁隗害怕董卓的所作所为会把袁家拖入万丈深渊,将袁家士族领袖的地位给一举葬送了。对于董卓的上门,袁隗的态度很简单,不见。有本事你就拆了我家的门,而且哪怕你拆了门我也不见,有本事你杀了我!

袁隗不知道的是,董卓从来都不是那种会威胁别人,不让他见到明天的太阳的人。对于言语上的巨人,董卓更喜欢做行动上的锯人。董卓可不会用死来吓唬袁隗,他只会保证第二天的太阳会准时的照在袁隗的坟头。当然,还有袁家一家人。

袁隗的态度给本就暴怒的董卓火头上浇了一把油,董卓不仅直接调集军队强攻袁家,还命令军队将袁家给团团包围了起来,确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从这里面逃出去。不仅如此,董卓在捉拿了袁家所有人之后,还一把火烧掉了袁家。总而言之,董卓的目的就一个,哪怕里面真的还藏着人,也绝对不能让他活!

袁家五十多口人被董卓斩首的消息传到袁绍和袁术那里的时候,他们两人的反应如出一辙——先是大惊,然后大怒,接着便是嚎啕大哭,哭完之后让其他人全都出去,不准打扰自己,他要一个人静静。至于他们是在里面悲伤,还是在里面狂喜,那就不知道了。

也就是说,现在对于袁家的遗产,最有资格继承的人一下子就只剩下了袁绍和袁术。袁隗和袁基死之前,一切都不确定,但是他俩现在死了,死的不能再死了,袁家的遗产也就没有人能和他俩争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两兄弟还得感谢董卓。

正因如此,袁绍和袁术绝对不能先离开联盟,哪怕是其他诸侯走的就剩曹操一个人了,也绝对不能提前离开。能不能见到刘协的尸体不重要,刘协是死是活也不重要,甚至是董卓会不会有什么动作也不重要,对他们而言,玉玺在谁手上很重要。

袁绍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或者说从袁绍的角度出发,他和袁家家主袁隗之间本来就有很多矛盾,哪怕是正常的过渡,袁家的遗产也绝对不会过渡到袁绍这里,袁术也是如此。

袁隗是袁家的家主,而袁家是士族的领袖。而且袁家不仅仅是士族的领袖,还是在党锢之祸之中,成功幸存下来,并且帮助很多士人躲过了灾祸的,具有极强号召力的领袖。在袁隗眼中,袁家是士族的领袖,也只能是士族的领袖,绝对不能更上一步了,因为只有保持现有的地位,才能保证自己,保证袁家的荣华富贵。

东汉一百九十年的历史之中,除了极个别的成年之后登基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都处在一个轮回之中。幼年时期被养在深宫之中,朝堂被外戚势力所掌控,皇帝身边值得信任的就只有那些陪伴皇帝一起长大的宦官。于是皇帝成年之后,便会利用宦官干掉外戚。而皇帝本身的寿命也不长,这就导致继位的太子大多数都还只是幼童,因此只能依靠娘家人的帮助,于是外戚掌权,皇帝成年后利用宦官干掉外戚的戏码便会再一次上演。

长久以来,袁隗都是这么说的,士族们也是这么说的。出生于世家大族,成长与官宦世家的那些人也都是这么相信的。但是他们漏算了一个问题,理论上来讲,皇帝的娘家人和皇帝身边的宦官,身份上都是皇帝的人,皇帝为什么要用这两拨人斗来斗去呢?东汉的皇帝又不是周伯通,不会左右互搏之术。

事实上很多时候,皇帝的娘家人除了外戚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士族的首领,哪怕不是士族的首领,最起码也得是士族们推举出来的代言人。

东汉是个极为畸形的政权,由于光武帝刘秀在创立东汉的初期,从各地的大地主那里得到了太多的助力,因此不得不将权力和地主们分享,这群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士族这样的政治群体。

士族们需要权力,只有更多的权力掌握在士族的手中,他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攫取利益。而相对而言,总是和士族们对着干的宦官们自然就成了士族们最大的敌人,眼中钉、肉中刺,因此站在士族叙事的角度,是绝对不可能将宦官形容的有多好的。

汉灵帝的母亲便是出身于士族名门,灵帝的母亲乃是党人三君之首,窦武的长女,可以说窦家本身就是士族们推举出来的代言人。灵帝一开始或许还不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丰富,必然会发现这其中的种种关联。

外戚是士族,士族是外戚,如果这两者不进行割裂,那么自己要面对的将会是一个实力极其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只有将这群人给分割开来,灵帝才有可能实现独揽大权。

灵帝对于士族的打压,基本上可以分为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政治上,灵帝发动党锢之祸,将士族们称为党人,党人们一律不得担任官职,哪怕是和党人们有关的人也不能出任官职。同时,灵帝还大肆启用那些寒门、乃至草根出身的人担任官职。

除了在官职的角度打压之外,灵帝还娶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女子——何氏作为自己的皇后,并且将出身于屠猪宰狗之流的何进提拔成了大将军,可谓是开创了东汉的先例。

军事上,灵帝在西园设立西园八校尉,作为自己军事改革的第一步,并且将西园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宦官蹇硕。蹇硕是十常侍之一,是一个宦官,灵帝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蹇硕,而不是交给大将军何进,可见灵帝对于这个所谓的大将军,其实也不见得有多认可。

从灵帝的举措来讲,大致是在宦官和士族之外,重新扶持起了一个名为外戚的势力,只不过这个外戚和之前的外戚差距有点大,手里没有任何权力,这也就保证了这个所谓的外戚,想要保证目前的荣华富贵,就只能紧紧团结在灵帝的周围。

可是灵帝小看了人的贪欲,也小看了人的野心。何进只不过是屠猪贩狗之辈,哪怕是变成了皇亲国戚,这依旧改变不了他盲流的身份,他迫切的需要一个机会来实现阶级跃迁。而此时士族们对于灵帝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也颇感不满,于是士族领袖袁家和何进一拍即合,暗中形成了另一股政治势力。

在袁隗看来,袁家需要通过何进这个关系,来将事情重新拉回正轨,将天下大势重新变成那个由世家大族来制定游戏规则的时代。对于袁隗来讲,袁绍、袁术、何进,乃至后来的董卓、丁原,都只不过是袁隗的棋子罢了。袁隗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将袁家的地位彻底巩固,只要袁家还是四世三公之家,还是士族的首领,那么荣华富贵就不会离袁家而去。

可是袁隗犯了和灵帝一样的错误,他太小看手下这群人的欲望了。袁隗觉得董卓这种出身卑微的人只能任由他操纵,但是事实很快就抽了他一个大逼兜。董卓不仅没有完全按照袁隗的心意行事,还一把拉开了混乱的大幕。

袁绍和袁术对于袁家的这些遗产是有欲望的,而且他们的野心也从来都不在于所谓的士族领袖。袁绍想做的是开国元勋,他想另外扶持一个皇帝,自己好作为开国元勋将自己,同时也将袁家带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袁术想的就更绝了,他想自己做皇帝。既然姓刘的能做皇帝,那凭什么姓袁的就只能当臣子呢?他袁术就要做袁家的第一个皇帝!

要想实现袁绍和袁术内心的野望,有一个门槛是他们两个绝对绕不过去的,那便是玉玺,那个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要知道传国玉玺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可远远不止是一个公章这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上天对你政权的认可,代表的是这个政权的合法性。只要能把玉玺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别说是当皇帝了,哪怕是找一条狗来当皇帝,那也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袁绍和袁术必须留在这里,在将传国玉玺掌握在手中之前,绝对不能离开联盟!

其他诸侯倒是不知道这么多弯弯绕绕,只不过在他们眼里,皇帝死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发生在自己身边,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妥善处理好,那别说是自己了,在场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诛九族。到时候只怕是刽子手的刀都能砍得卷刃了,因此诸侯们只有安安心心的看着刘协下葬了,继任者宣布自己没有过错之后,才能安安心心的离开。

曹操没心情去管那些诸侯们的小心思,因为现在曹操正战战兢兢的跪在刘协的面前,尽可能的组织好语言,将自己的打算说给刘协听。曹操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只有九岁的少年天子,居然有如此强的威严。哪怕是刘协还一句话都没说,曹操都觉得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刘协其实不想听曹操说这么多,毕竟刘协又不是傻子,他也是有自己的势力的。在这段时间里黄飞虎不断把联军的情况秘密汇报给刘协,刘协也大致清楚联军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因此曹操究竟是在帮自己还是害自己,刘协心里还是有数的。现在刘协只想知道,自己的那一堆菜怎么样了,还有那些调味料怎么样了。

这个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自然是不可能出现冰箱这种东西的,保鲜手段相较于后世也比较匮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最常用的保鲜方法就是把需要保鲜的物体用各种各样的香料堆起来,通过香料来达到防腐的作用。

所以刘协在自己的定制棺材里醒过来的时候,浑身都是香料,他也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有多少种香料,只知道自己快被这些香料腌入味了。但是没办法,这些香料还不能没有,因为他现在还是个死人,而且是身份尊贵的死人,下葬之前尸身不能腐坏,不然周围的这些人是要被治罪的。再加上前几天比较混乱,各种各样的人鱼龙混杂的,刘协为了配合曹操的行动,只能乖乖的躺在香料堆里,直到今天才终于能出来活动活动了。

在棺材里躺着的日子,刘协每天都只能吃很少的东西,水也很少喝。因为吃的越多喝的越多,上厕所就越频繁,被人发现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刘协只能躺在棺材里,强忍着各种各样的不适。结果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还得听曹操汇报工作,他真的好想大吃一顿啊!

“陛下冰雪聪明,蕙质兰心,臣敬佩不已,唯愿跟随于陛下身边,为陛下马前卒,能为陛下效死,臣此生之愿足矣!”

曹操的长篇大论说完之后,又说了一句刘协听不懂的话,然后便退出去了。曹操的每个字刘协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偏偏连起来就不知道曹操到底在说什么了。前面的长篇大论刘协大概都能听懂,大意就是曹操是有个计划,需要自己装死,如果顺利的话董卓的西凉军以后就没有蹦跶的地方了,即使没那么顺利,也能对董卓造成沉重打击。可是说计划就说计划,曹操突然夸自己是什么意思?

等曹操离开马车之后,刘协向自己身边的黄飞虎投去好奇的目光,之间黄飞虎也一脸崇拜的看着刘协,直接就给刘协整不会了,在刘协的反复询问之下才得知,原来是曹操误会自己了。

一开始曹操见到自己被打飞,但是还完好无损的时候,确实是有点震惊的,对于自己胸前抹的到处都是的番茄酱也感到非常诧异,但是只诧异了一下便想到了一个算计董卓的计划,便拉来黄飞虎,一起营造刘协阵亡的假象。

本来曹操觉得自己的计谋已经很出色了,可是当曹操和黄飞虎火急火燎的带着刘协的“遗体”进入刘协的营帐的时候,直接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刘协准备了这么多的香料?虽然有很多都被磨成了粉末,曹操也不知道那都是什么香料,但是属于香料的气味曹操还是能认得出来的。

从营帐内香料的数量以及种类来看,刘协已经为此准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也就是说刘协恐怕早就想好用假死来算计一波董卓了,所以才要准备这么多香料。否则曹操实在是想不通,除了尸体保鲜之外,还有什么地方用得到这么多香料。

如果说刘协对于自己假死早就有计划,那么那一身奇奇怪怪的盔甲也就能解释得通了。曹操和黄飞虎在帮刘协卸甲的时候都震惊了,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形制,这种工艺的盔甲,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不知道这些盔甲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刘协身上的。

再加上刘协身上那和鲜血非常接近,但是又明显不是鲜血的东西,曹操得出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结论,那就是刘协早就在算计董卓了,所以才需要这么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所以才需要准备这么多香料,确保计划的后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