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 / 2)

  “那凭什么让你当大管事?”

  “你给一心堂创造了多少收益?”

  郑副掌柜被问得哑口无言,愣了半晌,才结巴道:“他、他不过是想出了在乡下卖药的点子罢了……”

  东家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哪里只是“乡下”卖药?

  在他收到藿香正气丸成药时,第二日就去了临州,见到了曾经父亲的好友,如今临州卫下属的知事。

  近日天气炎热,军户中暑严重,他将这易使用、易保存的丸药献上,算是修复了搁置多年的联系。

  如果说与军中建立起关系只是伏笔之一,那么这一个月来藿香正气丸所产生的收益则是实打实的。

  张副掌柜所扩展的市场不过是青川县下辖的村落,除了青川县,临州还有好几个县等待他去扩展。

  而这一切,已经有张副掌柜与宁颂定好了规程,其他的不过照抄罢了。

  这一切,他都不会与郑副掌柜说,对方也不会听得懂。

  “你回去好好反省吧。”东家三两句打发了郑副掌柜,不打算再与他多费口舌。

  张副掌柜——新鲜出路的张大管事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是快马加鞭,乐滋滋地赶回到了细柳村,奔向宁颂家门口。

  “颂哥儿,快出来!”

  “给你分钱啦!”

  第17章

  按照双方事先规定的条款,宁颂能够拿到的报酬,是为期一个月产品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

  即一百两银子的百分之二十,二十两银子。

  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按照宁颂如今一家的消费水平,二十两银子能够保证三人一年的正常开支。

  因为有这二十两银子,宁颂的小金库首次冲到了两位数。

  纵然是送银子这样简单的事情,张副掌柜的贴心与细心仍然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将二十两银子分成了两张面值为“十两”、“五两”的银票,剩下的五两银子则换成了五贯铜钱,装了满满的一包。

  “银票你肯定会用的吧?在县城里凭着这个到通济钱庄验明身份就能取钱。”

  宁颂点点头。

  原身的脑海里有着关于钱庄的记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通济钱庄是一家遍布全国的大钱庄,背后还有一些官方背景。

  拿着通济钱庄的银票,自然是比全部换成银子来得省事。

  而在细柳村,花铜钱绝对比花银子来得方便。

  结算清楚了款项,这个项目也就算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宁颂与张副掌柜之间的共事时光即将结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