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2 / 2)

  按道理来说,一个健全的人是完全有能力操持耕种三到四亩田地的,如此一来粮食也就够吃了。

  然则并非是人懒惰不肯多耕种些土地吃饱饭,实际便是地主大户人家不肯给那么丰足的土地到佃户手上。

  若是租用了这么多的土地给佃户,佃户岂非一门心思都在自家的土地上了,哪里还有功夫前去东家那儿受差遣。

  地主大户手里掌握着大批的土地和最好的生产工具,他们的心思便是用最少的土地笼络住最多的佃户,如此家里都省却了请长工和买大堆奴仆的开销了。

  这点土地,既把佃户栓在了土地上没有法子出去寻事情做,又吃不饱饭不敢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如此便更加依赖于地主东家。

  其实一直也有人无法忍受地主家的剥削与压迫,在受到主家的责打后前去衙门里告状,然则地方上的官员对大户多有偏袒,佃户写的状纸多是石沉大海。

  即便是开堂做了审,也多是佃户败诉告终。

  就连朝廷的律法也对大户人家多有保护,佃户势单力薄,如何再敢以卵击石。

  久而久之,再是铁血汉子也被消磨的唯唯诺诺。

  原身所住的曹家坳这片儿地儿,以前曹姓还是村里的大姓之户,只可惜后头战乱败落,而今已成了佃户的聚居之地。

  地主大户不把佃户当人看,就是寻常的农户人家也瞧不起佃户,多不屑与之来往。

  佃户只好报团取暖,居住在一片里不与同村的农户再起冲突。

  远处传来了敲锣声,好似是端午的祭祀开始了,曹闻扬起了头。

  今年天干,庄稼长的都不太好,要是再不下雨,到时候秋收只怕更难。

  他收回心神,打算去镇子上转转算了,瞧着能不能寻个杂工做做,且不说大过节的能給家里添点油水,还得想着往后如何补贴一二家用少挨两顿饿。

  自己挨饿也就算了,大老爷们儿总不能饿着自己媳……不对,是别人媳……

  别人媳妇儿饿着就饿着,自己去养着算什么事儿?他这情况不养好像更说不过去啊。

  哎!

  曹闻脑子里扯着一团乱麻,一边寻思着该怎么把这道理理清楚,一边朝着集市去。

  第5章

  源溪村是个偏隅小地,距离县城府城遥远,百姓日常生活又需要买卖,为此几个村落间形成了镇子。

  寻常衣料布匹,米粮油面,在东面几个村子交汇处上就能买到,从曹家坳过去也就半个来时辰的路程。

  若是要采买些什么稀罕东西,那就只能翻过镇子,往东边去最近的城地邑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