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乾隆:不!他们造谣!934(1 / 2)

  而九阿哥的生母宜妃,在知道自己的心肝宝贝差点沦落到天幕上那个男人的下场之后,怒火中烧,立刻泼墨挥毫,给她的父亲三官保写了一封信。

  别看宜妃只是个包衣家的格格,郭络罗家也排不进满洲八姓,瞧着家里不是很有背景的样子。

  可如果真要论起权势来,他们家其实一点都不输给惠妃背后的叶赫那拉一族。

  只是因为宜妃的父亲虽然是个高官,可是人却远在关外,帮着爱新觉罗家管着旧都盛京的事情,在盛京虽然能一手遮天,但在京城的影响力却不够,所以看着权势才比不上那些个京官。

  但是有些时候,三官保的能力和影响力可比那些京官强多了——例如现在。

  宜妃早年和父亲一道生活在盛京,知道那边有个港口,有不少懒得走南方陆路的人,会选择从那边登陆,然后将国外的货物卖到北方。

  毕竟,如果要在十三行那边登陆,那些商人还得雇人把东西大老远的卖到北方来,路上的交通费用实在高昂,所以,为了省钱,也有不少人会选择飘到北边的这个港口再下船。

  所以,这回宜妃先去找了康熙,得了对方的许可,然后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让他动手封了那边的港口,禁止阿芙蓉上岸。

  宜妃的这封信去得很及时。

  因为,在九阿哥大张旗鼓的扔掉了所有的礼物之后,走投无路的商人们为了不赔本——高价买来的东西,总不能原模原样的带回去吧?那这

  一趟下来可真是丁点利润都没了,甚至还得往里面倒贴钱——还真就想起了那个先前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的港口了。

  三官保封了港口没多久,就接连抓到了好几条大鱼。

  也正是因为他这边封得及时,胤禟在南边的动静又大,胤禛更是拿出了未来抄家皇帝的气场,在京城中抄了好几家八旗贵族,康熙也在几个儿子的劝说下,下了凡事走私□□必绞刑的圣旨。

  一开始还没几个人当真的,直到康熙真的把所有找到的本土贩子绞死,甚至写信去找外国商人所属国家的国王要他们的生死大权之后,这些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皇帝这把是来真的啊!

  这轰轰烈烈的架势,终于让那些商人怕了,没敢再顶风作案,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清朝的□□市场。

  他们也不是这么要钱不要命的人。

  世界这么大,到处都是市场,没必要硬跟清国死磕到底。

  而这些商人背后的贵族也没有太多反应。

  毕竟,这个时候的西方,还没有发展到那么强大的地步,远东地区在他们的眼中,仍然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圣人国,不像乾隆那会儿已经被摸透了底子,让人能肆无忌惮的行动。

  ……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这个时候,胤禟才刚刚领了禁|毒大使的差事,摩拳擦掌的想着要给那帮人一个教训。

  季驰光:“简单的说了一下阿芙蓉的事情,我们下面就来讲乾隆皇帝时期的功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