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季驰光:摊丁入亩改革879(1 / 2)

  他们大清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吃下的。

  九阿哥心领神会:“我手底下还有几支商队……我明天就派人去打通北方的商路。”

  怎么能被人赚光他们的钱呢?

  老四就是个不善经营的(来自皇子中第一有钱人的不屑),要不然也不至于接手户部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他当皇帝的时候,国库那边恐怕是全靠十三给他撑着的,哪里知道银子的美妙和正确经营手法?

  九爷他确实不是什么正派人,行事作风也没这么端正,但这不正好吗?

  国家之间经商可不需要什么正经人,正经人反倒容易吃亏。

  九阿哥摸着自己手上的一个玉扳指,眼中闪过迷醉的色彩:“等着吧,八哥,听说罗刹那边的宝石漂亮得很,回头我给你捎点来,你正好能拿着这些,给八嫂和良额娘打一套漂亮的头面首饰。”

  罗刹国……哼哼,你九爷来了。

  ……

  季驰光:“而雍正皇帝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就是他的摊丁入亩政策。”

  “清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某些知名不具的原因,人口凋零,人丁短缺严重。”

  “虽然人丁不够用,但是该干的活确实一点儿都没少——有些情况是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

  “所以,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人来服徭役,清朝初年的时候,当时的清朝政府甚至一度实施将已经去世的人的服役负担,平摊到当时还活着的人的身上。”

  换句话说,当时那些还活着的人,不仅需要履行自己的每年的服役义务,甚至还要替那些死了的人服徭役。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年需要付出的徭役时间大大的增长了,社会矛盾一时间极为尖锐。

  季

  驰光:“虽然,在康熙掌权时期,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加税的政策来缓和社会矛盾,甚至还做出了‘永不加税’的承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政策仅仅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丁银政策。”

  “丁者,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丁,所谓的丁银,其实就是人头税。”

  原本还没明白所谓的摊丁入亩究竟是什么意思的人,听了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不就是人头税吗?

  这种制度的存在历史可太久了。

  汉代就有按年龄和人头来计算的口赋和算赋,南朝时称为口钱,北周时征过丁庸,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

  历朝历代收税,都逃不过一个丁银。

  在雍正改革之前,丁银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存在几千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