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阿哥们:狗粮已经吃吐了843(1 / 2)

  清承明制,努尔哈赤的政治天赋……额,能够把绝大多数的汉臣弄到对立面,这个人的政治天赋有多糟糕,想来也可见一斑了吧?

  所以,清朝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甚至一步步壮大,建立起一个有条不紊的国家,基本上是靠着皇太极的打基础。

  皇太极……这个人比他兄弟好的唯一一个地方就在于他读书识字,且精神状况相对稳定。

  他尊崇学识,大量从明朝那边

  取经,清朝的制度基本上全部是他从明朝那边学来的——包括内阁制度。

  所以,清朝也有内阁。

  只不过,清朝的内阁却并不出名,甚至已经默默无闻到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

  因为,它的权力接连受到了压制,从一开始就没有发育好,到后期更是被抢走了所有的养分和阳光,完全没有成长为庞然大物的生长环境。

  一开始和内阁抢夺权力的,是后金时期诞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这个会议可以简称为——奴隶主大会。

  一帮位居于奴隶社会的顶层人物——努尔哈赤的儿L子和侄子们,通过这个会议,参与干预国家大事。

  那个时候,尊卑有别的概念尚未真正引入后金——虽然在努尔哈赤的奴隶制影响下,百姓和统治阶级之间的鸿沟与差距,比明朝更深——但是,在上层阶级,尊卑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非常明显。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诞生四大贝勒同时南面而王的情况。

  换句话说,这个时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实权力是最大的,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皇帝。

  顺治就吃了对方不少苦头。

  所以,到了康熙时期,为了把权力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抢回来,康熙设置了南书房。

  这个机构听起来仿佛只是个吟诗作画的地方,但事实上,被康熙特定选进南书房的官员——又称南书房行走,不仅要负责替皇帝起草文书,陪皇帝一起写字作画,而且还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密折中转站(那会儿L还不能叫密折)。

  而雍正为了更好地掌控西北军务——内阁地处外廷,人来人往,不利于军务保密——所以,特意又设置了军机处。

  季驰光:“……为了避免引起当时的亲贵大臣的注意,军机处大臣的选拔标准比南书房行走的选拔标准更高。”

  南书房虽然“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但是好歹门槛没那么高。

  军机处不同,如果说南书房的选拔标准是万里挑一,那军机处的选人……应该被称为百万里挑一。

  “别看军机处的生活环境过分艰苦朴素,但是,军机大臣的身份却非常贵重——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最引人称道的就是他军

  机大臣的身份。”

  “而在当时,第一批军机大臣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康熙最看重的文臣之一蒋廷锡,一个是清朝第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另一个就是胤祥,可见雍正对其的看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