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季驰光:垃圾的归宿只有焚化厂690(1 / 2)

  后来听赵廷美说,他一哥被送去抢救好几次了。

  万万没想到,明朝这边老朱居然也是主动来找刺激的。

  季驰光深深的叹了口气:行吧,那就别怪我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朱翊钧是非常配合张居正的改革的。”

  “当时,高拱一时失言,张口就是‘十岁小儿,如何治国’。”

  “他虽然是抱着一份忧国忧民的心情说的,但是也确实刺痛了小皇帝和李太后孤儿寡母的心情,从此,朱翊钧将这件事情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高拱没过多久就被赶走了,高仪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也要遭逢不幸,于是,也惊惧而亡。”

  “原本三位顾命大臣转眼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个人。”

  观众们:“……”

  吓、吓死的?!

  咱就是说,这心理素质多少有点不行啊。

  这都还没开始斗法呢,你就被吓死了。

  这战斗力还不如前面那个高拱。

  季驰光:“朱翊钧一开始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他深知,年幼的自己只能够依附着面前这个人,于是对于张居正的改革行动,他非但不阻止,反而大力支持,并且多次召见他来商议国事,增加了张居正在朝臣们心中的权威性。”

  朱元璋不禁欣慰:不错。

  才是个十岁的孩子,他老朱也不指望他能有多天才神童,至少站在旁边多学着点儿,别拖后腿就够了。

  现在看起来,这个叫朱翊钧的孩子做得就很好。

  朱元璋还感慨地拍了拍张居正的手:“咱还担心那小皇帝长大以后会对你不敬,现在看来,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你日后要改革,就放心大胆的改,后头还有咱这皇帝子孙给你兜着呢。”

  张居正也笑着点头,眼睛亮得很:他就知道自己的选择不会错。

  他一准儿能遇上一位明君。

  这样,就算他把其他人得罪狠了,也不用担心自己故去之后,孤苦无依的家人们会遭遇什么了。

  季驰光:“一开始,朱翊钧很懂得放权的道理,他知道自己年纪小,不能服众,于是就把自己宫内的权柄交给了司礼监的冯太监,将宫外的大权全部托付给了张居正。”

  “朱翊钧甚至常常以先生来称呼张居正,从不直呼其名,对他非常尊重。”

  诸葛亮等人眉宇间也挂上了笑意:不错,有他们家少主的可靠风采。

  不指望你能干点什么事儿,但至少别拖后腿。

  现在看来,朱翊钧这腿部挂件的职务干得还挺不错的。

  值得表扬。

  但是,转折很快来了。

  季驰光:“万历十年,一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