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朱高煦:完了,老大疯了(1 / 2)

  他们两个,一起长眠于地下,白头黄泉。

  ……

  季驰光:“……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来的路上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不久之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登上了皇位,明朝进入了明仁宗的统治时期。龙椅上换了新的皇帝,有了新的政策,似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也不再有人提起曾经的永乐大帝。”

  “但是,朱棣给这个朝代留下的痕迹烙印,却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

  “每个人都会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皇帝——”

  “他审慎用刑,开明代恤刑先河。”

  “他开凿水运,迁都北平,镇守国门,以至于后世流传出了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知人善任,从不以人的身份贵贱而论才华高低。”

  “有人说,明朝从朱棣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后来宦官掌权,明朝的政治日渐走向黑暗腐败。”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黑暗的是人

  心,而不是宦官。腐败在哪个朝代都不罕见,并不是只有宦官干政才会导致黑暗和腐败。”

  “再说了,如果真的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那也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宦官啊——朱棣用的宦官,最出名的只有四个。”

  “郑和,二宝太监,七下西洋,威宣海外,扬大明朝国威”

  “侯显,能言善辩,颇有胆气,五使绝域,能与郑和并称。”

  “亦失哈,武器专家,致力于改造兵器,步|枪改造始于他。”

  “阮安,永乐朝最著名的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

  “敢问,这样的宦官,难道不应该重用吗?”

  【珑夏:用啊!为什么不用?有才华就不应该拘泥于究竟是不是宦官!难道如果有才的人是宦官就不用了吗?那留下一整个朝堂的草包用着难道就更顺手吗?】

  【潇湘水断:毫不夸张的说,郑和这种宦官,那绝对是百万个里面挑一个,才能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不作妖、聪明还忠心,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直说!我保证打到你改标准为止!!】

  就连极度厌恶宦官,甚至严禁宦官干政的朱元璋看着主播列出来的这长长的一串人才名单,都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要真都是这么好的人才……那不用是有点可惜了啊。

  老朱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手底下有没有这种人才?

  季驰光:“所以说,重用宦官这一点放在Judy身上,那真的不能叫污点,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闪光点。”

  “而且,我们同样会记住,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太宗,是个和他爹一样重视百姓生活的人,他治水江南,鼓励垦荒,做到了在保证国家税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护百姓的日常生活。”

  仿佛被所有人遗忘的朱允炆:很好,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你们是彻底把我给跳过去了是吧?

  你们能不能对我这个至少当过四年皇帝的人有一个起码的尊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