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李世民这是什么神仙兄弟情?436(1 / 2)

  【潇湘水断:……这数值多少有点过分了,大怂虽然挫了点儿,但是应该还不至于挫成这个地步。】

  季驰光:“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导致了房价的越发上涨,宋朝前期的文人王禹偁,在讲到当时首都的地价的时候,就说‘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

  “用寸

  土寸金这个词来形容,绝不夸张。”

  “而苏辙,按理说,他应该是不缺钱的。”

  “虽然,上一辈因为他爹苏洵晚年入不敷出,借了不少钱,但这笔钱主要由苏轼负责偿还,苏辙这个小儿子并没有承担多少债务。”

  “而即使苏辙的前半生多少带点颠沛流离,但是他的后半生确实是光辉荣耀的。”

  “之所以穷成这个样子,还是因为他要嫁女儿。”

  嫁女儿?

  这个答案无疑震惊了前朝的不少皇帝们和百姓。

  嫁女儿能花多少银钱?

  一场婚礼的花销就是再大,也不可能拖垮一个副宰相啊。

  季驰光摇摇头:“苏辙是个好老公,他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但是他却有整整五个女儿。”

  五个女儿?!

  杨王赵颢摇了摇头,对上头坐着的哥哥宋神宗道:“我算是知道他为什么穷了。”

  唉,哥哥是皇帝,有私库和国库在后面撑着,当然不知道嫁女有多难,凑嫁妆有多难。

  不像他,虽然和皇帝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到底只是个闲散王爷,手头宽裕但是没宽裕到那个地步。

  偏偏他膝下女儿不少,随着几个孩子一天天长大,赵颢那是夜里都翻来覆去睡不着,时不时叫人来把自己的家产清点一遍,就怕日后凑不出这份嫁妆钱,保不住体面,叫女儿难堪。

  他私下还和王妃说呢,这要是实在没钱,他怕是只能找哥哥借了。

  这样想着,杨王还对苏辙生出两分心心相惜之心——都是为女儿愁秃了头的人啊!

  ……

  季驰光:“宋代流行厚嫁,也就是说,女子带到夫家的嫁妆大多是又贵重又繁多。”

  “苏轼曾经给章惇写信感慨,‘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

  “苏辙为了女儿们,差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破产党。”

  “《栾城先生遗言》中,苏辙为了嫁自己的第五个女儿,让她出嫁的时候风光有门面,不得不卖掉了老宅和家里的土地,凑出了将近一万贯的钱,一贯钱相当于一千文——换算到现在,有足足三百万。”

  “嘶——”

  唐朝的大臣们不禁倒吸

  了一口凉气。

  一万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