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苏洵:除了我,他们都上岸了(1 / 2)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谁能想到《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居然是个文人风骨全无的人呢?

  在王安石得势的时候,沈括是他最最忠心的朋友,甚至不惜构陷苏轼,整了个乌台诗案铺垫绪论出来。

  而王安石失势的时候,沈括居然跳反去了对家,还狠狠回踩一脚。

  季驰光:心情复杂。

  只能说,有时候,真的只能看作品,不能看为人。

  第164章 苏洵:除了我,他们都上岸了

  季驰光:“对,没错,你们没有看错,就是沈括。”

  “那位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的作者,历史上难得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为什么会这么大?为什么宋神宗会直接雷霆之怒的将苏轼关进小黑屋?”

  “要知道,虽然宋神宗是皇帝,但是他所谓的证据其实根本站不住脚,都只是一些曲意的解读而已。而当时的苏轼,却是名气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大的著名诗人,粉丝群体庞大,以至于上至太后,下至百姓,全是他的粉丝。”

  “而乌台诗案的起因却只是一群小人捏造的无妄之语。”

  “但是事实上,乌台诗案真的只是宋神宗的一时之气吗?”

  “不,当然不是,原因就是在乌台诗案发生的好几年之前就已经有人为它做好了铺垫。”

  “这个人就是沈括。”

  苏轼叹了口气。

  他那张一直都开朗乐观的脸上,难得带了些愁容。

  他和妻子王弗感慨道:“世事难料啊,遥想当年,我和沈存中都在翰林院供职,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两个认识的。”

  “当时,我们两人还没有牵扯进这么复杂的朝堂斗争之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小官罢了。两个朋友一道读书品画,一同喝茶饮茗,意气相投,志同道合,谁能想到,我们竟然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王弗抚上他的后背,宽慰道:“无妨,虽说生了些事端,也闹出了不少麻烦,但是能叫你提前看清人心,提前有所防范,去了这么个不真的朋友,不是也很好吗?”

  “弗娘你说的也有道理啦……”

  但就是他心里这关过不去啊。

  苏轼撑着下巴,悠悠的叹了口气。

  沈存中啊沈存中,你我终究不是一路的人。

  我费尽心思才从朝堂那个漩涡中脱出身来,甚至不惜自请外放,跑到杭州这儿来当官。

  而你呢,却拼了命的要往那旋涡中心挤去,甚至踩着他人的肩膀强行上位。

  你我初相识的时候,你说你要写一本集你所有见闻的书,叫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