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史之乱的第一个悲剧336(2 / 2)

  季驰光:“谁都觉得封常清没有出路了,但是封常清不认命。”

  “他去找了高仙芝,毛遂自荐,死皮赖脸硬是让高仙芝收下了他。”

  “就像毛遂当时说的那样,锥处囊中,有没有才能一眼就能被看出来,封常清的才能也没有被埋没。”

  “高仙芝提携封常清,多次举荐他,封常清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天宝十二年,封常清就独自率军越过帕米高原,征服了大勃律。”

  “两人既是好友,又是知己,又是早年磨合过的,配合默契非常好。”

  “李隆基派出他们,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但是,谁也没想到,后面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天幕上的图像再一次变动了。

  封常清领命出发,奔赴洛阳,并且在洛阳招募士兵。

  李世民皱眉看着,突然冒出一句:“……不行,这不行。”

  在场的臣子都是上过战场的,就算是文官也不例外,自然也能看出问题。

  长孙无忌看着天幕,仿佛已经能看到战场上那些满脸写着手足无措的士兵的下场:“那个叫安禄山的贼子,不管他的官位是否是溜须拍马得来的,他手下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这些新兵在上战场之前不过只是市井百姓,还是生活在洛阳这种繁华地方,怎么可能敌得过那些百战之师?”

  季驰光也叹气:“在当地募集新兵,表面上听着是不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调兵募集时间那么短,根本没有时间让封常清训练这些新兵。而安禄山,虽然论资历,他本人确实是比不上封常清的,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是实实在在见过血,是和契丹人真的交过手的老兵。”

  “封常清当时的情况,有点像刘据。”

  “刘据当时也是强行组织长安地区的百姓和官兵进行正面交锋,但是当时的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几万百

  姓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甚至和引颈就戮没有区别。”

  “而对面的安禄山呢?”

  “别看封常清看不起他,杨国忠也蔑视他,但事实上,史书上是这么看待他的——禄山精兵,天下莫及。”

  “给李隆基夸下海口的封常清终于知道慌了。”

  “六天,六万大军跟遛弯大军似的,一退再退,封常清丢了洛阳,不得不带着军队逃往第二道防线——高仙芝处。”

  季驰光:“可能很多人都说,封常清是大意失荆州,这种将领简直就是留着给安禄山送菜的。”

  “但实际上,封常清虽然一开始确实被冲乱了阵脚,但是他后期也组织了士兵,极力抵抗安禄山的入侵。”

  “六天时间,他和安禄山的士兵交战了五次,回回败退却依旧坚守,直到城破后,仍然和对方交战数次,不得已之下才选择逃到了陕州。”

  “而他这一次也并非毫无成果,至少他用自己的失败给高仙之军队带去了珍贵的情报——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

  季驰光:“于是,为了保护有生力量,不与士气正盛的安禄山军队正面交锋,高仙芝和封常清带着军队一路退守到了潼关。”<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女强文 无cp&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