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汉朝番外(三)185(1 / 2)

  即使卫子夫是善于隐藏情绪的高手,也瞒不过眼神如炬的皇帝和心细如发的弟弟卫青。

  只是皇帝自己也理亏,这才没有多说什么。

  帝后两人同床异梦这么多年,早年的那几分真情在漫长的时间中消磨殆尽,早就没什么感情了。

  陛下的墓葬规划里没有姐姐也好,叫姐姐一个人葬着,也能得一个清净。

  ……

  刘彻看完了自己的墓,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他也没兴趣回长安了,就这么悠哉悠哉的过上了游山玩水的日子,时不时给长安寄封信。

  刘据也常给爹回信。

  原本因为刘据年岁渐长而渐渐疏离的父子俩,就通过这样的通信方式,又恢复了刘据小时候蜜里调油的状态。

  那信甜得……

  卫青看了都嫌牙疼。

  刘彻还顺路去看了重新成婚的陈皇后。

  陈皇后离开皇宫后先是回了趟家,但是没多久就因为再婚人选的问题和母亲馆陶长公主大吵一架,拉着刘彻归还给她的大笔嫁妆离家出走,定居在了南阳。

  她有钱,她当年嫁的是太子,馆陶公主风光嫁女,自然不会克扣她的嫁妆。

  窦太后也疼她,临死前特意给她留了不少私房。

  刘彻与她也有过一段年少情浓的时光,金银赏赐从不吝啬。

  所以哪怕搬出来住,陈氏的日子过得依旧宽裕潇洒,又背靠大山,无人敢惹,反倒比先前在母亲眼皮子底下呆着的时候轻松多了。

  后来出门踏青的时候,救了一个儒生,两人结为夫妻。

  刘彻刚知道的时候还皱了皱眉头。

  受天幕的影响,他对儒生现在不太感冒。

  而且按照陈阿娇那个脾气……

  居然会喜欢一个儒生?

  难以想象。

  不过后来他派人去深入调查后才慢慢理解。

  那儒生也算是名门出身,是荀子的后人,虽也是儒生,但并不迂腐。相反,他颇有祖先遗风,比起儒学,更通法学,是难得的两家兼修的人才。

  刘彻也曾经递信去问陈氏,有没有兴趣叫她的夫君入仕。

  没想到陈阿娇也就看了一眼,就把信给了她夫君,最后回信还是那位荀郎写的。

  这位荀家的郎君倒是很诚实的对他致歉,表示谢谢陛下的好意,但自己志不在此,和娘子孩子一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才是他想要的。

  是的,孩子。

  两人结婚的第年,陈阿娇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现如今膝下已经有了二子一女。

  刘彻溜达到陈阿娇家门口,顺路就逛了进去,结果正好碰上陈阿娇的小女儿的生辰,又留下喝了一杯生辰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