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刘邦:敬,邓绥!170(1 / 2)

  “到汉和帝去世,邓绥要选皇帝的时候,摆在她面前的就两个选项。”

  “一个是汉和帝的长子,患有痼疾的刘胜,另一个是出生不过百天之短的刘隆。”

  “或许还有别的孩子没被提到,但是我们看看这两个选项吧,小的小,病的病,这要是还有第三个选项,那也不会最后是年纪轻轻的刘隆登基当皇帝。”

  【潇湘水断:也还有一种可能,是刘隆年纪小,邓绥比较好掌权。】

  【银白色:我记得后来

  ,刘隆死了以后大臣们非要拥护刘胜,还宣称他的病其实不是痼疾,也就是说不是顽疾,言下之意就是刘胜是可以当皇帝的。所以,确实有可能是邓绥为了更好掌握权力,所以才选择了年纪那么小的刘隆。】

  “但不管邓绥一开始是为什么选择了刘隆,决定既然已经做出,就无法更改,邓绥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可是,刘隆登基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了。”

  “他的死亡给政坛带来的地震强度,一点也不输给当年的刘盈之死。”

  “刘盈好歹还比他爹晚死了好几年,给吕雉留下了处理时间,刘隆跟他爹前后脚走不说,这一走还留下了一堆的破事儿。”

  “首先,接连两代帝王离世,对于东汉政坛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恐怖的。”

  “政局动摇,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实力。”

  “就像当年政哥刚当秦王的那会儿,因为祖父和父亲跟曾祖父几乎是脸挨脸走的,三个秦王离世的时间加起来间隔不超过五年,一时之间政局差点没稳住,五国联军直接怼脸打。”

  “除了换皇帝带来的影响外,还有继承人之争。”

  “大臣们一开始还挺服气太后的,所以邓绥要立刘隆他们也就认了。”

  “没想到这一波太后决策失误,又没了一个皇帝,所以大臣们这回就不听她的了,觉得身体不好就不好吧,好歹先帝还有一个长大了的儿子,这个怎么看都比上一个能活的久点。”

  “于是纷纷上书,要求立刘胜当皇帝。”

  “对大臣来说,肯定是能活的久一点的皇帝比较有利于政局稳固。但对于邓绥来说就不是了。”

  【秦始皇的宝贝:要是一开始就选刘胜,那邓绥的意见其实不会这么大。但问题是,邓绥都把这人踢出皇位候选人一次了,让刘胜和皇位失之交臂,再叫他回来掌权,真的不会记恨她吗?】

  【鹤归:这就跟你叫韦后册立她家那个庶长子一样的道理,韦后要是没得罪他还好,反正剩下的都不是自己儿子,挑哪个不是挑?但问题就是,韦后又是把他贬出京城,又是在他爹面前疯狂说坏话,你这个时候把他喊回来当皇帝?你这是要上天啊!】

  【北笙:所以总的来说其实就一句话,刘胜不行

  !】

  邓绥看着这一波比自己还能共情的弹幕,略一挑眉:“希望能骂醒那帮蠢货。”

  她和刘胜要是没仇,那立了就立了,偏偏刘胜被她否决过,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邓绥也不能叫他登上大位。

  “虽然汉和帝本人活着的儿子就两个,但是没关系,汉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宗室。”

  “邓绥就从血缘关系亲近一些的宗室里挑选了刘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