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始皇:神仙?(1 / 2)

  【如果我们去看他的具体措施就会发现,申不害的变法其实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带点激进在的,尤其是对于贵族的限制态度。但是申不害作为权谋大师,人情世故方面比孔夫子可是要靠谱不少,他不仅顺顺利利的推行了自己十五年的变法,即使是韩昭侯死了,他也依旧滋润的活着,寿终正寝。这在各国变法者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但是就和其他各国的变法一样,因为触犯到了贵族的利益,在韩昭侯和申不害相继去世后,宗室贵族势力卷土重来,再加上因为申不害的变法,韩国实力上升,诸侯国害怕再多一个霸国,纷纷出手削弱——这里要重点提一下魏国和齐国的名字——马陵道之战后,韩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新式军队因为魏国的狠辣打击和齐国的故意来迟,全军覆没,从此韩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起来。】

  【相比之下,秦国的变法就成功多了。但这样的成功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复刻的。】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叠加以后的结果。】

  【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贵族势力的力量相对衰弱。要知道,秦国虽然也有宗室贵族,但是秦国运气不错,自秦孝公开始的几代国君都算是贤明之人

  ,都不肯废除商鞅之法。好不容易贵族有点力量了,一场纪王之乱,秦国宗室是死得七零八落,贵族势力彻底一蹶不振,再也没办法对商鞅的变法做出什么。】

  【另一方面,相比于申不害更多偏向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变法,商鞅变法吸收了李俚等人的经验教训,变法的方向更广、更全,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秦法严苛,因为规定得实在太细致了,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犯罪,一犯罪可能就是重刑。】

  【最后,也是最大的主观因素,就是秦国人哪怕是贵族,都下意识想要支持变法。秦国积贫积弱太久了,又因为处于西方,被东方六国的人认为是蛮荒之国,受尽白眼,商鞅变法虽然损害了贵族自身的利益,但是百姓支持。贵族也总有这么几个热血报国的人一心想要支持变法,商鞅更是用自己的死让贵族平息了怒气,这才是商君变法最后会成功的原因。】

  原本还在认真听讲疯狂做笔记的嬴稷叹了口气。

  公孙鞅……

  真想见见他,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

  他招来嬴子楚:“你收拾收拾,天幕结束后和寡人出去一趟。”

  嬴子楚欣喜却也奇怪:“大父,是有什么事情要去办吗?”

  “和寡人去祭拜商君。”

  【六国人说秦法严苛,但我并不支持。】

  季驰光想到这个就想翻白眼。

  【秦法相比于六国原本的刑法来说确实严厉不少,毕竟它的内容细且严。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秦国的民众反而是过得最好的。】

  此话一出,六国百姓皆是不敢置信。

  “开什么玩笑……秦国的严法,秦国的黔首怎么可能过的是最好的?”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虎狼之国,黔首安得好?”

  【秦法细致,但有据可依。总比到时候上了县衙,结果发现明明自己没有犯错,对方还能从律书里面给你胡编出一条罪来要好。】

  【再者说,整个国家的资源就像是一块蛋糕,总共有三个人坐在这里分蛋糕,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平民,另外一个是国君。在商鞅之法的约束下,贵族分到的少了,国君分到的没有变,普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