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嬴政(1 / 2)

  【后一种说法则是出自永泰公主的墓志铭记载,表明公主其实不是被害,而是由于怀孕患病致死。】

  【专家根据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骨盆碎片,进行了相关鉴定,确认了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又结合墓志铭“珠胎毁月”句,断定永泰公主其实是死于难产,而非其祖母武则天所杀害。】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墓志铭的记载真实性其实是要高于史书的。】

  【上官婉儿,应该确实是个正直的女相,而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阿谀奉承的女性。】

  说到这里,季驰光着实有点烦。

  上官婉儿可能确实风流,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她的情人除了武三思外还有崔湜,但这不是把她的名声和韦后扯在一起的理由。

  韦氏揽紧了自己的三女儿,心里盘算着,等孩子们长大了,要得封号的时候,她非得压着丈夫去求婆婆给女儿换个封号不可,永泰实在是不吉利……还一定要给仙蕙挑个出身差些的丈夫,这样,女儿郡主之尊,即便一辈子不生育,也能死死压着那个男人不敢有二心。

  听天幕的意思,她的“永泰”不适合怀孕,是个容易难产的身子,那就不要生孩子了,仙蕙她姓李,李唐的李,自有她的尊贵之处,一个孩子而已,实在喜欢,以后从夫君的宗族里过继一个年幼的,好好养,总能养熟,实在没必要豁出

  命去挣一个孩子。

  嗯,还得督促夫君上进,只有他这个老丈人立起来了,女儿们才能有靠山。

  【叽里咕噜:正面刚没本事,就喜欢背后阴人,垃圾。】

  【上官婉儿是武周时期有名的才女,要不是她自身才气惊人,只怕也不能压下那么多对女子当政不满的男人,成为女相。但可惜,她的诗作至今流传不多。】

  【据张说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结合墓志内容推测,太平公主上表请求编集文集。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6]

  【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上官婉儿曾在中宗期间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上官婉儿亲自主持,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门下聚满文臣墨客。】

  【敢代朝廷品评天下词,婉儿自身的才华毋庸置疑。】

  【婉儿这一生,才华诗文不让须眉,有人赞其文才,亦有人批她媚上,毁誉皆有。《旧唐书》《新唐书》对上官婉儿有记载,更多写的是她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10]

  【张说:“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7]

  【吕温:“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8]

  【袁枚:“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9]

  【比起掺杂个人私欲而肆意评定上官婉儿的政治家们,文人之间的□□反而更有真实性。】

  【景龙四年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史称唐中宗。】

  认真听着天幕的韦氏一惊,随后落泪。

  她与正听到永泰公主事而匆匆赶来的李显对视一眼,两人皆是泪眼婆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