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回51(1 / 2)

  汴京开封府衙两边摊贩处,还有贩卖小春牛,这是泥塑的。

  像是小猫一般,甚是可爱。

  自是成了一派田园风光。

  陆世宁在楼下吃饭时,也在掌柜的柜台上,见着了这个小玩意。

  这也都是讨个吉利的。

  这立春天,官家还会赏赐一些金银幡胜,那些亲王百官入朝贺春恩之后,也会就戴着这些幡胜回家去。

  顾字成一直都没有递消息回来,这都有些日子了,陆世宁也有些担心。

  店里的客人,头上还戴着春幡,花红柳绿的,这冬日里,还多添了一份春意。

  春幡,雪柳,也是贺礼之物。

  立春日,阳气初生,那些花草树木还没有苏醒过来,这样做,也是想早点催促那些春花百草早日盛开。

  剪彩花,贴宜春贴,进春书也是民间的节日乐事。

  彩花,彩燕,春胜是常见的剪彩形式。

  像是莺莺春语。

  雪柳是一种用绢或者纸制成的头花,陆世宁倒是不愿意戴上,心里是觉得别扭的很。

  早在立春前几天,宋南锦就用金帛剪了些幡胜头花来,给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都送了去。

  家里的这些小姑娘一个个都戴上了各自剪的这些头饰物,也是像百花争艳一般,也就这几日能够出出彩了,也是由得她们去了。

  宋南锦今日起得早,家里的事务还有一大堆,枕簟才去了家里大门那儿,看着他们又贴上了宜春的字画。

  字是宜春字,画是宜春画。

  倒是她不善作画,要不然,就可以再画一副腊梅图了。

  也是取个迎春之意了。

  她选了件竹青色绣四季花蝴蝶藕丝裙,又搭了件烟灰色兔毛斗篷。

  这更保暖些。

  宋南锦还特意给世微剪了个燕子,是用彩绸做的。

  这是关中一带的旧风俗。

  这种风俗是起自前朝,是个幸福吉利的象征。

  家里,还在厅房正中或是房檐下,修建了个燕子窝。在房檐下的墙壁上,搭上一个垫板,写上了,春燕来朝,这四个字。

  春北来,秋南往。

  这是叫佩燕子,小孩子很喜欢。

  既然是立春,自然是也还要吃些应时节的东西的。

  大娘子说要给宋父亲自下厨做春饼和春盘,她是想到宋父,家里的其他事儿也都不管了。

  吃些新鲜的蔬菜,即是防病,也是纳春。

  唐时,《四时宝镜》曾有言;“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春饼,也叫荷叶饼,可以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或是生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