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扶灵柩(1 / 2)

  嘉兰也会意。老夫人这一番话,无疑是站在了蒋赵氏这一边。同时,她又表现出了对蒋钱氏的关怀和理解。

  宜安长公主挥退了下人,见蒋钱氏还没醒,就多对嘉兰说了几句:“其实槐太医走这一遭,也未必人人都希望能从他口中听到你娘亲身体痊愈的消息。倒不是说有人惦记着她病了,而是有人惦记着她能不能进宫。”

  宜安长公主仔细看了一眼嘉兰的神『色』,发现嘉兰居然没有特别意外,便又放心地继续说下去:“你看这次来的大宫女莺歌,她是皇后身边的人。但是这个燕语却显然并不全然与她一派。”

  “莺歌看起来持观望态度,像是 更希望娘亲不要进宫。燕语倒是急着想要娘亲进宫呢。”嘉兰也看出来了。

  宜安长公主点了点头:“宫里头对这件事态度不一,其中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宜安长公主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应不应该告诉嘉兰,关于蒋钱氏和今上的旧事。

  内室里,绿服撩了帘子,躬身禀告道:“二夫人醒了,请长公主呢。”

  宜安长公主便起身对嘉兰道:“我去同你娘亲说,你回去歇会儿吧。”她不再就先前的话题说下去。

  嘉兰也并不追问,有些事,当她应该知道的时候,她自然就会知道了。

  第86章 扶灵柩

  嘉兰等了一个月, 连二月十二的花朝节都等过了,也并没有等来蒋钱氏的解释,倒是等来了另一个消息。

  “姑娘,这月今上纳了两个良家女子。一个是阴城大长公主的义女郑惜葭, 另一个是薛家大姑娘,薛娰霜。”夏满附耳道。

  嘉兰正拿着蒋忠地报平安的信,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

  “郑惜葭?”嘉兰下意识地问了一声。

  她能预想到薛娰霜入宫, 可是郑惜葭却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毕竟,郑惜葭摆明了是阴城大长公主的人,今上为什么会冒着违逆太后的风险纳了郑惜葭呢?

  夏满把她打听到的消息和盘托出:“都在传说,今上喜爱郑姑娘, 是因为郑姑娘做的一手好膳食, 最擅长的,就是七翠羹。”

  嘉兰拿着信的手一顿,信的前端啪地一下拍在了桌子上, 让嘉兰一惊。

  “七翠羹 ”

  她想到当日在大长公主府上和郑惜葭的闲谈。

  那个时候, 她告诉郑惜葭蒋钱氏最拿手的菜,是七翠羹。郑惜葭还回道,她只在《洛传》里见过, 却从未做过。

  如果郑惜葭是以蒋钱氏作筏

  嘉兰定了定神,觉得自己都是没由来的无妄猜测。

  她吐了口气, 没有接着先前的话题, 而是细细地读蒋忠地的信。

  蒋忠地照例报了平安, 另外还提了一事。此次送蒋善义的灵柩回都城的, 不是蒋忠君,而是萧肃政。

  萧肃政已立战功,若不是他施计突围接应,蒋善义怕是根本都回不到定北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