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八周 (7)第八个夏天(1 / 2)

  她没在房间里多耽搁,转身走到屋后的小树林,脚踩在松软的落叶上咔吱作响,天然氧吧给人焕然一新的清爽。身后偶有零星几个脚步声传来,又很快远离,姜莱没有回头打招呼,生怕忍不住找人聊天,破坏了灵修中心的规矩。

  依据导师的介绍,灵修中心推崇的是靠内观之法窥探内心。

  内观是古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方法之一,用以洞察现实的真实本质。相传佛陀在 35 岁的时候通过这个方法成佛,此后余生,他一直致力于传授此法。而随着越来越多不同的冥想方法衍生而出,真正的内观之法反而失传于印度,却意外被缅甸保留了下来。

  人类的眼耳口鼻是和外界事物产生联系的桥梁。一旦建立联系,人们往往会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有反应就会有欲望,欲望则会带来痛苦。

  学员们听得一知半解,“如果是好的反应呢?也会带来痛苦么?”

  导师笑了笑,“当然,比如你吃到好吃的很开心,这是好的反应;可如果你想再吃却吃不到,就会痛苦。”

  内观认为万物并非永恒,痛苦和快乐皆是过眼云烟,通过观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便可以达到一种平等安稳的心态。而未来七天,姜莱即将经历的就是这样一个“自我净化过程”。

  根据项目安排表,前三天是呼吸训练,主要靠观察和专注呼吸来培养内心的平静,集中思绪。呼吸训练场地不定,大家可以自行选择一处安静的角落或在自己的房间之中进行。

  姜莱有练习瑜伽的基础,对呼吸训练不算陌生。可当她真的身处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脑子反而嗡嗡作鸣一时半会停不下来。脑海中场景不断更迭变幻毫无规律,内心的嘈杂逐渐盖过了呼吸,姜莱几次三番不得要领,只能悻悻地逼着自己不断重启呼吸训练。

  开始的三天远比想象中过得艰难。

  当人彻底斩断和社会的联系,并没有意料中的如释重负,反而陷入一种神经质般的不安定和焦躁之中。

  姜莱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却在每一晚入睡前和清晨睁开眼的瞬间频频闪过放弃逃跑的念头。好几次她万念俱灰地想,如果不是梁知予开车送她来,而是她自己驾车,大概率会抵挡不住心魔的控制提前撤退。

  她反复摸着口袋,习惯性寻找手机;哪怕事先已经和家人朋友还有导师打了招呼,她依然不可自控地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这份不安定感如蚂蚁般啃咬着她的心智,每咬一下,就动摇一分,相当抓狂。

  时间在这里也变得巨慢无比,每一秒都拖拽着她的心神。姜莱总会早早上床,眼睁睁看窗外光线彻底消失,再合上眼,回顾这一日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见到了几个活人。

  世界突然冷清的只剩她一人,难以排解的寂寞逼得她不得不和自己频繁对话。

  对话从简单的“饿不饿”,“渴不渴”这样的生理需求逐渐升级成“开心么”,“为什么难过”,“明明是一件小事为什么耿耿于怀了这么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