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七周 (1)夏日忧郁(2 / 2)

  暑期课程转眼进入倒数第二周,姜莱空中飞人的生活也即将暂时告一段落。

  第八周是期末周,按照惯例暑期课程不设闭卷考试,每位学生只需要上交一篇和课程主题相关的三千字左右论文。

  无论是讨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社交媒体中的地理信息和地理标签来理解人们对地理位置的感知和行为;还是探讨如何保护地理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防止数据滥用和泄露;抑或是探析如何分析和预测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和路径规划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都算是 GeoAI 领域近几年最为热门的几个话题。

  考试形式是开学时就定下的,最近这两周姜莱收到的咨询邮件大多都是关于期末论文选题参考。作为刚刚接触这块领域的本科生而言,期末论文选的也多是这几个大方向 - 课题大众化,且可供参考的文献多。

  姜莱作为助教,需要负责评判论文。周一早上课程一结束,她第一时间找 Robert 表达对论文内容可能存在高相似度的担忧。

  Robert 老人家摸着胡须,转着椅背看上去毫不在意,“姜莱,只要东西是从自己脑子中蹦出来的,那就不存在和别人的完全雷同这件事。”

  “但凡是基于自身思考之上完成的作品,无论是语法、遣词造句、对文献不同的理解,以及对课题本身探讨的角度都会有天差地别。哪怕今天我给 24 个学生同样的主题,只要他们用心用脑,也一定能写出 24 篇截然不同的论文给我。”

  更别提各大高校对抄袭作弊一向查的很严,轻则取消当门课程成绩,重则退学处理;重罚之下才会更有利于培养出大家对原创知识的敬畏之心。

  姜莱释怀一笑,“是我多虑了。”

  其实她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学术圈内每年爆出抄袭论文的丑闻不在少数。理论知识的“融合”模糊了抄袭界限的同时,也给更多不愿用心钻研学术的人可趁之机。虽然这份担心放在本科生的暑期课程论文上十分多余,却又真切反映了她内心对当下学术环境的一些困惑。

  她欲言又止,犹豫着要不要就着这个话题深入讨论下去。

  Robert 如看穿她心思般又多提了几嘴,“莱,等你以后带学生,传授知识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传授对待学术的态度以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可以允许我的学生不够聪慧,但决不能允许他们抄袭。当然了,总会有一些铤而走险的小人妄想钻空子。”

  这个专业圈子并不算大,论文一旦发表,注定要接受业界所有相关人士的“审核”,一旦抄袭实锤,当事人必将身败名裂。搞学术的人大多有点心高气傲,不屑于沾这些污水;可也不乏急功近利的小人搅弄风云污染学术圈环境。

  “但是莱,你记住,就算被这些人侥幸过关,拿了奖又如何?发了核心期刊又如何?这些东西是扎根于他们脑子之中的吗?并不是,他们只是毫无思考能力的复印机而已,一堆废铜烂铁。”

  “在此我不得不跟你说声抱歉,这套说辞听上去很像是宽慰自己的心灵鸡汤,可这个世界的确没有绝对的公平。对待不公平的事情,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你只需要记住,绝大多数人正在致力维护我们这个圈子的秩序和环境,而你可以做的,是不忘初心努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破镜重圆&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