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向青川246(2 / 2)

  虽然目前皇位还空着,但圣地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韩律将情报和盘托出,因为面对这个孩子,并不需要用什么手腕:

  “丰帆的孙子在极力运作贺平晏登基,不出意外应该会成功。”

  “那安清呢?!”郑惑猛地站起来脱口而出。

  他留贺安清在普元,就是为了让后者顺利登基,可现在登基的是贺平晏,那当初的忍痛割爱有什么意义?

  郑惑紧紧攥着拳头,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这让他更加悔恨那一刻的抉择。

  韩律没说话,他从不与气头上的人交流,郑惑只得急喘了几口气坐下,让谈话得以继续下去。

  “贺平晏生性懦弱,是一个各方面都平庸的人,他登基对圣地来说是好事。至于贺安清,你大可不必担心,他是贺平晏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贺平晏定会护他周全。”韩律这话其实有些责备的意思,很显然,作为一个圣地人,比起贺安清的安危,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国家利弊。

  可郑惑脑子里全然没了什么大义,独处的这些日子他想明白了一件事:

  他被大义绑架了。

  如果自己都不幸,何来大义?去他的大义。

  而现在的处境已是身不由己,只能听命于韩律,他颓然道:“我会去青川。”

  韩律点点头:“你走之前去跟印光告个别。”

  郑惑落魄的背影映在韩律狭长的眼里,这个他所见过天资最为出色的孩子,已经不再需要夸赞。他需要的是挫折,是打击,甚至是重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远行,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活下来,才能有守护易教的能力。

  很快,郑惑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打包的时候才发现,除了降佛给的一个护身符,他也没什么可带的。贺安清像绽放的玫瑰上那一根刺,深深扎在了心底,拔出来的时候,连他的心都被带走了,其他已然不再重要。

  初来青川时,郑惑是抱着必死的心态的。

  他就没想好好活着,也根本不在乎树敌无数。

  青川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外界社会的地方,或者说是旧历时期的缩影,因为这里没有精神体。郑惑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型异能人,在青川矿的压制下也是百无一用,只能靠脑子和手。

  可惜的是,郑惑这两样都不想用。

  一个人住进樊家府邸之后,经过与樊松的频繁接触,郑惑才知道原来樊松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他虽然是个带兵打仗的军人,但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与其他武官天差地别,连丰帆都夸他诗写得好。

  能写诗,可谓是在新历时期对文化人非同一般的评价,毕竟这技能早在旧历时期就快失传了。

  樊松对他很客气,衣食住行都是当地一等一的。土皇帝的日子着实不错,远远好过坛城,连府邸门口的三门四柱牌楼都比净堂那个大。

  袁印光是个自律的人,而韩律的喜好也不浮于表面,坛城的吃喝玩乐还真不算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