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摄政王有不臣之心?(2 / 2)

  “在下举例论证摄政王忠心耿耿、重情重义,定能辅佐陛下治理好天下,钱兄却空口白话,说摄政王未来会纳妾休妃,还说娶沈容为妃只是他骗陛下和百姓的手段,你这是在指摄政王对陛下有二心?”

  先不说摄政王和秦党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但在他们真正行动之前,谁都不能按头说他们有不臣之心。

  即便是乱世,造反也是人人得而诛之的罪名,现在大晟是太平盛世,小皇帝虽然蠢笨,但不糊涂,没有犯下什么大罪过。

  现在要反叛,更是大逆不道。

  所以即便读书人言论比较自由,但这种话也不是能乱说的。

  这位姓钱的书生自然也知道污蔑别人造反会有什么下场,于是赶紧找补“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是吴兄你想太多了吧!”

  吴姓书生道“那你倒是解释解释,你那句‘说不定这只是摄政王欺瞒圣上和百姓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意思?摄政王欺瞒陛下和百姓什么了?”

  钱书生刚才也是一时激动才说出了那句话,现在被人发现了他的真实想法,还被逼问着回答,但他根本就找不到理由解释。

  气急之下,他只能转移话题“我不与你扯这个,你说摄政王对陛下忠心耿耿,但你数数,自从他当上摄政王以后,为了除掉政敌,都害死多少朝中大臣?害陛下失去多少治世良才了?此等邪恶之人,你怎么敢说他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那位吴书生听他这么一说,果然被带偏了节奏,反驳道“呵呵,治世良才?不过国家蛀虫罢了,那些落马的官员勾结党羽、贪污受贿,无一不是恶贯满盈,摄政王皆是按照大晟律法处理了他们,不曾有一点误判,你倒是跟我说说,哪位国家良才被摄政王祸害了啊?”

  贺衍川因性格冷漠、杀伐果断,恢复王爷的身份以后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在有心人的传播下,他的形象自然也只剩下了凶和毒。

  今天这吴书生一说,众人才反应过来,贺衍川虽然手段残忍了些,但他罚的人确实都是犯了错的,按道理来说他没错,而且还维护了官场清明。

  那之前他们骂他是凶神,是不是太不应该了?

  在众人反思之际,与吴书生对垒的钱书生又开口了。

  “既然你觉得摄政王好,对陛下也忠心,那你说说,他为什么现在都不肯把权利归还给陛下啊?”

  此话一出,就是吴书生也噎了一下。

  其实大家都明白,贺衍川现在和秦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如果谁先交出了权利,那就只能等着被对方弄死了。

  但归还权利给小皇帝又是应该的,不应为了一己之私而置朝堂安稳于不顾,所以真正的原因是不适合宣之于口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