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还可以休了沈容83(2 / 2)

  这时,忽然有人道“如今的朝堂,权臣当道,摄政王和秦党明里暗里斗得那样厉害,倒是可怜了陛下。”

  听见摄政王几个字,沈容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

  说这话的是一个读书人,跟他同桌的自然也是读书人,大晟国风开放,不忌民间百姓谈论朝政,只要不过分,一般不会有人管。

  先皇在世时倒是颇为注意自己在读书人之间的名声,因为他是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才登上皇位的,所以格外忌讳别人说他的不是。

  当初有耿直的老臣骂了他几句,都被他找借口砍了头,朝堂命官尚且如此,民间那些没有官职的读书人就更难保住性命。

  因此,先帝在位时期,谈论政事的读书人还是比较少。

  但小皇帝登基以后,权利被贺衍川和秦党一分为二,自诩忠君爱国的读书人自然不会骂他,而是会可怜他。

  至于贺衍川和秦党,双方都想得到百姓的支持,特别是这些将来可能会入朝为官、而且能轻易引导民间舆论的读书人。

  百姓大多不识字,觉得读书人懂得多,读书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读书人都这么说了,那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

  贺衍川和秦党都不是皇帝,占不了“大义”二字,他们在很多读书人眼里就是权臣奸臣,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都很是看不起他俩。

  如果这两边有任何一方因为一个读书人骂了他而为难这个读书人,那无疑就是给对手送拿捏自己的把柄,到时候只需要引导天下人读书人都咒骂厌恶犯错的那一方,那那一方很快就会失去民心。

  失去民心有多可怕,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

  所以贺衍川和秦党都不会理会那些骂自己的人,反正被骂又不会掉块肉,不过要是一些人的言论过分了些,比如说他们二者中的谁有谋反之心,那肯定是要制止的。

  皇帝在百姓眼中是正统,谋反可是要被天下人唾弃的,谁也不愿意背上这个锅。

  两方都不管,是以民间讨论两人的言论就自由很多。

  方才那位书生话音刚落,另一个人就接道“是啊,当初陛下继位时还年幼,摄政王和秦家趁机把控朝政,即便如今陛下已经长大了,但这两方都没有要归还权利的意思,除非他们两边有一边倒了,不然这永远是个死局。”

  有人感叹“先帝这么多个皇子,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最后会只剩下小皇子一人,哪怕换做是其他任何一位皇子,都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先帝……”有人应了一声,但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

  民间都在传,先帝这么多皇子之所以都没保住,是上天对他踩着兄弟和父亲登基的惩罚,他屠尽兄弟只留自己一人,上天也屠尽他的皇子只留最不适合继承皇位的小皇子。

  不算因为各种意外而死的那些皇子,其中最有望成为太子的五皇子和七皇子,可都是被先帝逼得谋反,最后惨死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