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乌藏王庭未婚王子只剩加措一人180(2 / 2)

  四下一片安静,诸臣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辽东之乱就是因皇帝的“军制改革”之举掀起的,他空有改制的心却没什么作为,唯一做的这件事都导致了危机。

  而平息危机的正是左扶光。

  南洋水患同样源自堤坝崩溃,皇帝年年下令修复堤坝,下面的人就和太上皇时期一样,下拨的钱财到了南洋基本已被吃光,继续着“豆腐渣”工程。

  而左扶光能叫得动肖思光,新堤是五方军南下,由他亲自领导,肖总督指挥修筑的,所以分外坚固,由此还处决了一匹贪污的地方官,换了寒门学子。

  而鞑靼……

  “不妥?”许世风华看向左扶光,语气不善道,“和元人和亲的创举当初就是国公提的,怎么到乌藏就不行。雅国公有何高见?”

  左扶光直视龙颜,一字一顿说道:“外族一乱便和亲,心中有惧便嫁女。岂非要天下人耻笑我大许无男儿!”

  他语气较重,多少带点私人恩怨。

  皇帝听闻,在齿间咀嚼了一下这两个字:“男儿。”

  “呵……”他嗤笑一声,“大许有的是男儿,但朕今日就要在朝堂上说清楚。固宁军势大不可再扩,镇北军亦然。若是想通过扩充军队以对抗威胁,你便绝了这个念罢!”

  肖思光一个健步跨出列,朗声说道:“皇上难道还畏惧自家男儿不成?”

  邓太师面色一变,严厉地说道:“肖总督御前失仪、用词不妥,皇上念你有功从未治罪,你可知有个词叫‘功高震主’,世所不容!”

  肖思光当即下跪,强硬的语气却一点都没改:“微臣冤枉啊……微臣皆是奉皇命、办旨意,何来‘震主’之说!”

  邓太师不依不饶,和他吵了起来。两边的势力竟在朝堂上不相上下,互相争执。只有寒门学子没站队,不发只言片语。

  早朝闹哄哄地结束了,吵到最后也没个结果,此事不了了之。

  肖思光被罚了二十军棍,邓太师气愤离朝。

  但没一个人敢把火引到左扶光身上,“驸马都尉”兼“雅国公”又坐着轿撵大摇大摆地回了公主的宫中。

  瑞云正在作画,听到门口太监通报左扶光回来了,当即丢掉笔墨欢快地尖叫了一声。

  她如今学写了一些字,还对绘画感兴趣。左扶光总是引导她多思考,比三年前心智成熟多了,却依旧像个小姑娘。

  瑞云飞奔出殿,快速跑到左扶光面前,满脸都是开心:“三少,你回来啦!”

  左扶光也回了她一个笑容,两人熟悉起来以后瑞云想叫他“扶光哥哥”、“扶光”、“逸少”都被拒绝了。

  后来她有一次听许世风华这么喊过左扶光,就喊上了。而左扶光每次都否决她,心里头过意不去,这个称呼也没什么特别含义,就默许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