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行路难(2 / 2)

明兰也趁着大家吃饱喝足的空档把众位小姑娘认识个遍。

最小小姑娘八岁,叫苏意禾,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她也从小识字,四书,五经都已读过,正在读大学中庸,明兰感觉这个小姑娘不大,学问倒是学得不错,说话文绉绉的,一看就是满是学问的人。不过这些书让人明兰看,能给人看迷糊了。

平时和苏意禾在一起的是个十岁的小姑娘,叫李云锦,家里开了间布庄,从小就和大人学做生意,还很会算帐,明兰特意考了考她,几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会,回答还很迅速,她还特意出了几道乘法题,小姑娘也都答对了。

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叫文竹,是都城文府四小姐的丫鬟,本来出去替小姐买东西,结果就被人迷昏给抓了,明兰发现她特别能做活,刚才烧水煮饭她活做得最多,也最快,看来当丫鬟的人就是不一样,生活能力能吊打一群人。

最后一个是和明兰、王紫鸢同龄的女孩,也是十三岁,叫陈怀薇,家里是都城庄子里的佃农,是和老父亲是出去买农具时被拐的,生活虽坚苦,但比小秋要好上不少,有爹有娘,还有个哥哥,可以说一大家子人,生活虽艰辛,但也幸福。

几个小姑娘身世不同,各有千秋,明兰最后又问了王紫鸢家里是做什么的?王紫鸢羞答答地回说她父亲是离都城不远一处县衙里的县令,她是去都城走亲戚,没成想就这样把自己给丢了。

待一行人说完,明兰心里唏嘘不已,各人有各人的故事,也各有各的命,这里除了她、小秋还有文竹是没有惦记的人,大家都是有人疼有亲人的,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现在人不见了,家里人定会很着急,她得想办法晶块把她们都送回去。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能说得清楚,从那来,住那,要到那去,偏她自己却说不清,自己是那家的?叫什么?又住在那里?真是两眼与抹黑的一概不知,这是想回家也回不了的节奏。

待小姑娘们说完话收拾完已近黄昏。

此时天气凉爽,马儿也吃足了水草,众人也耽搁了不不时间,看天色离暗黑不审,大家一商议不如趁着天黑再赶些路。

明兰本想让众人好好休息,后来也怕人犯子有同伙再行追过来,就让众人快行收拾完就再行上车走了。

这次众人都有了力气,小秋赶车也顺溜了许多,明兰让她全速赶车前进,看前面有没有村庄什么的好能投宿。

赵青宁在那道:“这条路要去徐州的话中间只有一处村庄,不过具体在那里她有些忘记了,要走走看才会知晓”

明兰点头,即使不路过村庄没办法也得往前走,一切都靠猜测,只能边走边说。

(感谢大家的票票支持,谢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