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鲠在喉(1 / 2)

转天,我起了个大早。

在BJ的时候我天天睡懒觉,可一到了北河我每天就起的特别早,就算平时没事的时候也都是六点钟左右就起床了。

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对三叔的畏惧,到了后来慢慢的就养成了习惯,每天到了点就醒了。

初七那天母亲就先行回了BJ,本来老太太也吵着要回湖南的,不过因为我和婶婶的挽留,老太太这回倒很好说话,又在北河待了几天。

婶婶这个林家亏欠的媳妇自然是陪着老太太到北河周边的一些旅游景区去走了走,偶尔再上街去转一转,几天下来,婶婶把这倔老太太伺候的每天都眉开眼笑的。

我平时就跟在鬣狗到下面的铺子里转转,熟悉各个铺子的情况。

三叔自从那天和我一番长谈之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谁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我因为有着鬣狗这个杀神陪着,倒也不担心那些当家不买我的账。

几天下来我和下面各个铺子的当家也慢慢的熟悉了一些,铺子里的伙计们也都知道了,我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年轻人就是他们未来的大当家,一个个看到我态度也都特别的好。

这天正巧三叔有事要鬣狗去出趟远门,我这几天下来对各个铺子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就一个人到十一当家之一的李富的铺子里来看看。

三叔说过李富这个人,权利欲太重,而且比较贪财,不过比较会做人,果不其然,他居然还给我下了个套子。

当时我和李富喝了会茶,无意中,我提起自己对海货比较感兴趣,而李富铺子里大多经营的就是海货,前段时间他的铺子也是因为邱麻子的事还受了牵连,被查封了好长一段时间。

好在三叔最后通过关系,好不容易才摆平了这件事,李富这铺子才能继续开张,听林家小爷提出这个要求李富自然不会拒绝,忙起身带着我朝后堂走去。

李富的这个铺子其实也就这两天刚刚恢复营业,经过这次的事他也学聪明了,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全都给收进了后堂里,摆在铺子货架上的都是些现代的工艺品。

就算有真货也都是些近代的瓷器,虽然看起来寒酸了些,不过最近风头正劲,低调点总归没有坏处。

相比货架上的那些现代工艺品,李富后堂里东西真的可谓是琳琅盲目。

李富给我一一介绍这后堂里的每样东西,这些大部分都是海货,李富干这个也是有些年头了,见识也很是不凡,每件东西都说的头头是道的,不过在我看来这人多少有些过于卖弄,当然这种想法我是留在心底的。

三叔说过,看人也是要讲方法的,再会伪装的人只要一得意狐狸尾巴一般都会朝上翘,所以,要想看一个人的好坏,首先就要他得意。

对李富来说,这些海货就是他的自豪,对海货的见识就是他的全部,说起这个他自然就会得意,我今天只是小试牛刀,看来三叔总结的这些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

就在我为自己的聪明小小得意的时候,李富忽然蹲下身子揭起一块木质地板,我这才注意到这地板下面还有个暗阁,说是暗阁,倒不如说就是个大箱子。

李富也不避讳我,箱子里的东西并不多,李富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并不是太大的木盒子,直觉告诉我,那盒子里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不过我却不知道李富这是唱的哪一出。

“小柜爷,给你说了那么多,来,我这里刚好有个好东西,新出水的,你看看。”说着李富把木盒给打开了。李富当着我的面从暗阁里取东西,倒并不是这人没心眼,恰恰相反,他就是要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我李富的一切都是林家的,我做什么都不会避讳你。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前段时间的事,李富害怕了,他把那些自己钟爱的东西都给转移了地方,这暗阁中木箱中的东西相比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

李富打开小木盒后,一只巴掌大小的黄铜小龟呈现在我的眼前,小乌龟背部光滑,不过有些地方却显得不是那么好看,我仔细一看,貌似就是李富跟我说的水痕。

所谓水痕大多,是海洋里的微生物附在上面形成的污垢,这种污垢很难清洗干净,海货上面这东西多了价钱上就会大打折扣,不过有的人却专门认这东西,甚至有些人认为这种污垢是一种“防伪标识”。

“小柜爷,看看怎么样,这可是上次我刚从邱麻子那淘来的,麻子说这是什么三眼铜龟,我也看过,春秋时候的东西了,有些年头了。”李富留意着我的脸色,努力拿捏着语气,

“这可是好东西啊,李叔叔,我能看看吗?”我之前也只是扫了一眼,听李富说是春秋时候的东西,我也来了兴趣,眼睛盯着那小铜龟,之前我还没注意,李富一说,我仔细一看,果真在小铜龟光洁的脑门上看到个凸起的口子,乍一看,还真的像是三只眼睛似的。

“小柜爷,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吧,反正都是林家的东西,你拿回去慢慢研究研究。”李富也留意到了我表情的变化,嘿嘿笑。

这小铜龟的确是春秋时期的物件,李富自己也挺喜欢的,不过就是因为这批货邱麻子才蹲了号子,像我们干这行的人忌讳颇多,李富虽然喜欢这小金龟,不过不吉利的东西留手里,晦气。

本来他还打算等以后风头淡了一些之后找人看能不能出手了的,可眼下看到我喜欢,干脆直接丢给了我,准备和我交个人情。

“李叔叔,那怎么好意思……”我客气了一番之后就把小铜龟捧在了手心里,反正都是林家下面的铺子,自己就算不拿这李富也会占为己有,我拿的也心安理得。

拿这小铜龟,我又和李富聊了会儿,就匆匆的赶回了家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