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录(1 / 1)

念:“尘,你说一个人怎样的变化才会让他周围的人感到恐惧?”

尘:“我觉得是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自己改变了自己的思想。”

念:“为什么呢?”

尘:“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思想就如一个人的“控制中心”,它指导着你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感受,你的一切都在它的掌控之下。如果一个人的身体被人控制,那么他有可能逃脱,可能很简单的逃脱也可能是付出巨大代价的逃脱,但无论哪种情况你都有很大的逃脱可能性,因为你有你自己意识,它使你的逃脱状态始终保持着进行时,在这个状态下你就像流动的水一样,可以被别人塑型,但不可以被别人改变你的本质,这也促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的掌控你。

但如果你的思想被控制,那你逃脱的可能性就太小了,因为在你的思想在被控制的时候,你甚至都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自己“苦”而不知,只可感化他人,不可感化自己,不是挺搞笑的吗?所以一个人可以被别人拯救的前提是要有自我拯救意识,你只有拥有救自己的意识,你才会进行自我解救,或者寻找他人解救,这也是你逃脱的第一步,更是最为关键一步。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思想的改变和觉醒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最有效果的,而它所带来的巨大效果也恰恰印证了它的恐怖之处。”

念:“的却是”

......

念:“尘,那你说一个人如果思想被别人控制会是怎样的呢?”

尘:“表面潇洒或痛苦、快乐或悲伤、乐观或消极......等等,有很多种可能,但无论多少可能,最后内心一定是迷茫的。

他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自己,因为真正的自己被关在内心世界的一个小房间里,门上有一把破旧的锁,这把锁可能是别人的,更有可能是自己的,但无论锁的归属是谁,这把锁都注定很难去打破。”、

----------------------------------------------------------------------------------------------

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自己,起初可能是因为别人为他上了一把无比坚固的锁,他无法打开。他从一点点挣扎到接受,转过头,向前走。他可能无意中会发现他自己竟然没有一丝痛苦、没有一丝负面情绪,而也就是因为这种痛苦感知的缺失,让他更陷一步,更愿意向前一步。他茫然的向前走,一步一步,走着他都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路,他不需要目标,就这样沉默着,就这样妥协着,甚至就这样享受着。过程中,他从来都没有回过头,因为他坚信他打不开或者他已经不想打开门上的锁。微风越过他吹向了心门,其实如果他回头看一眼,他就会发现,那把锁早已被他人遗忘,慢慢的变破变旧,只需要轻轻一推就会脱落。但是可惜他没有,他不会回头,他不相信回头,更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这一切,思想的奴性,彻底改变了他,他成为了他想成为或不想成为的人,那他,还是他吗?

说实话,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思想的控制最难摆脱,但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思想的控制最好摆脱,只不过是看你的选择,看你是否依旧选择欺骗自己,依旧折磨自己,或者依旧憎恶自己。

所以说最后他会怎样呢?谁又知道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