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录(1 / 2)

念:“尘,你认为你是一个果断的人吗?”

尘:“现在的我,或许说本质上我就不是,只不过以前太过无知。”

念:“为什么这么说?”

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它范围的推广,我发现近几年我在网上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个多既代表了它表面的意思,就是学了很多不同的知识,也代表了某种角度上的多,我不再是单方面的接受一些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我还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和学校教授的内核相似,也可能是内核相反,这个时候他就会需要我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我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立场观点来判断一下我更倾向于那个思想内核,起初我会判断它们哪个是对那个是错,但随着我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不好像会在纠结于对与错,像对于两个相对的观点来说,我就会思考这个观点哪里可取,那个观点哪里又可取,我这些思考中学会了一个词叫折中取优,所以我现在很少去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一件事。”

念:“那不是很好吗?你会有更多的思考,也会更加谨慎。”

尘:“的确,但是从中我也发现了另一个现象。”

念:“什么?”

尘:“就是我好像学到的越多,思考得越多,就越迷茫。因为我了解了更多这个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这个事物的多面性,所以我看一个物体不再是一个绝对和单视角的观察,我会有更懂得去思考,我会思考它的好有多少,坏有多少,对我的影响会到什么方向、什么程度......等等。”

念:“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呀。”

尘:“的确...它是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它使我做的每一个决定多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深思熟虑,而这种够深思熟虑对于来说有好但也不缺坏。因为我发现我用我现在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去决定一件事或做一件事时,我好想变得迷茫和不坚定了。”

念:“为什么呢?”

尘:“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否定掉一些我曾经认可的东西,这会使我陷入一种矛盾和否定自己的一种状态,让我变得有些不信任自己,从而变得更加迷茫,按道理来说经过一个思想的对抗我应该会得到一个更加完美和精准的思维,应该会更加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但是有些东西就是不讲道理,无论它怎么符合理论怎么符合逻辑,但是现实生活中我所感受到的就是与它不同的,这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也是不容欺骗的,而最后这种结果会让我陷入更大的迷茫,且这个迷茫到底是什么迷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