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星期六 晴(2 / 2)

一直以来,奶奶跟爸爸和我说话时总会带着哭腔,我多是处于沉默。能往外蹦出的话永远都是“要好好吃饭,保重身体”之类的。

奶奶心里藏着很多委屈,但是脾气又很傲,属于林黛玉的性格,宁吃尽苦头也不愿受气。

我不知道怎么开解。

奶奶有三个儿子,我爸排行末。奶奶像是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故而选择一个人住在老家的小房子里。

小房子旁是大伯家,大伯母很高大,有奶奶两个身子那么高,一直以来对奶奶很凶,我很不喜欢。

大伯母在忙农活,家里只有我的三个侄儿女在。我爸给他们招呼了一声又回到奶奶身边。

“他们给你送饭为什么不吃,这几天是不是轮到我来给你煮饭吃了,就一定要我回来吗?我不要做事的啊?你动又动不得,叫你饭也不吃,半死不活的,要把我也给拖死在这里才好吗!······”

我同老婆在门外逗女儿,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镇住了。默默地走到房门口站住。沉默地望着房间里的母子。

老婆听不懂这里的方言,依然在不远处陪着女儿玩耍。

我又望向门外的母女和车里正在睡觉的儿子。

当时的心绪到此时我竟然还没能回想起是究竟怎样的。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如何往下写了。

一个人老了之后的处境为什么是这样的。

可能年轻的时候,乡亲们说的是:“你八字好啊,生了三个儿子,以后可以享福了!”或者是:“您老人家好福气,儿孙满堂,家家都是一儿一女,凑了三个‘好’字啊”。

在我的记忆里,爸妈是吵架基本没停过,儿时的记忆里还总是动手打过架,现在两人已经好些年没有好好的说过话了,基本上是水火不容,虽然同住在一个屋子里,却形同陌路。所以妹妹去了东北读大学,我跟老婆结婚后就搬出去了。

奶奶曾同我爸妈住过一段时间,不说舟车劳顿,光是那氛围就难以让人适应,何况奶奶了。

大伯和堂哥常年在外打工,大堂姐嫁人之后貌似跟大伯家老死不相往来了,我好像是三年级之后就没再见到过她了,大伯母带着她的三个孙儿女,动辄对奶奶恶语相向,大声辱骂。

二伯也是常年在外打工,二伯母和堂弟在家做什么的,我不知道,了解的是他们举家搬到隔壁镇上去了。二堂姐嫁人之后我只见过一次,前两年奶奶的八十大寿上。

晚年凄凉,是做孩儿的不孝顺吗?是的,纵使有天大的原因,都是不孝。我也是其中一个不孝子孙!

或许生离死别对于部分普通人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生活亦或者生存才是他们当下最注重的事情。

傍晚,我们要去老房子搬煤气罐、煤气灶之类的东西回来,给我爸用来做饭菜,总不能一直在大伯家吃。

老房子原先住着爷爷奶奶,二伯家还有我家,听起来好像很大,其实很小,一家一个房间,共用一个大厅和厨房。

后来我家搬出去了,在乡镇上盖了房子,然后又卖了乡镇上的房子到城里买房了。

原先的老房子从土砖屋翻新成红砖小平房就留给奶奶和二伯家了,再后来二伯母不愿让奶奶住了,说他们一家照顾了奶奶这么多年已经足够了,要三兄弟轮着来。

难道人一旦老了,没有自理能力了,就要成为一个皮球吗?

所以就在大伯家旁建了一间更小的平房。奶奶就在这里住了六年还是七年了。

奶奶应该更想住在老房子吧。

我老婆是第一次来老房子这里,离奶奶目前住的地方有三里路。

结婚四年了,我也没带她来过,我也是很久没来了。

在这里我同老婆说起了我儿时的种种,也悄悄地说起了父辈之间妯娌的矛盾······

将厨房用具搬到奶奶家后,我爸留下来照顾奶奶。

我跟奶奶话别了之后就带着老婆孩子返家了。

回去的路上,我又一次跟老婆说道:“在村里已经没有我家的房子,也没有吃饭和住宿的地方了。可能在奶奶过了之后,除了清明我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大伯和二伯家我也不会走动了。”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何况乎十几年一次也无?

-----------------------------

带女儿看了医生,没什么问题,开了点止咳药,不过儿子又积食了,不准他吃零食了。

-----------------------------

今日思绪纷扰,不易入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