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绯闻满村飞(2 / 2)

正打算去码头吃碗刘阿婆米粉,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来的却是老村长陈老根和他的孙子陈洪兵。

“叔公,你咋来了。”叶旭连忙请进屋来。

“阿旭,你小子没良心啊。”

“你说叔公过去没把你当外人吧,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

“我要不来看你小子,你小子是不打算跟我打对过了呗?”

陈老根叼着旱烟袋,点了点叶旭的胸口。

“哪能,这不最近忙嘛。”

“大柱,你咋越长越丑荪了呢。”

叶旭笑了笑,又拍了拍干瘦的陈大柱。

“可不是,光特娘的长痘子了,你瞧瞧我这一脸痤疮,胀的脑瓜子嗡嗡的疼。”陈大柱指了指满脸流脓的硬疙瘩,苦恼道。

“行了,等你啥时候娶了媳妇,自然就消了。”

“阿旭,叔公今儿来找你有件正事。”

陈老根白了孙子一眼,坐了下来道。

“叔公,您说。”叶旭倒上了茶水。

“你也晓得,我六十好几的人了,上了岁数,村里的活是真力不从心了。”

“这些年啊,周边的大河村,龙湾村都搞起了新农村建设。”

“可咱这呢,来了几波调研员,都认定了这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啥发展价值。”

“你说咱三个村同吃一江水,共一个神龙湖,咋就低人一头呢。”

陈老根一想起这茬,愁的脸上直淌苦水。

“叔公,你就说想咋整?”叶旭问道。

“我的意思,其他两村,不就是占了神龙湖的鱼卖的好,挨着国道吗?”

“咱们村啊,这湖里的水田不少。”

“水也很肥,这资源得利用上来啊。”

陈老根道。

“这还不好说,你让大伙儿打了鱼卖不就是了?”叶旭道。

“嗨,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咱小河村是百家姓,东南西北四头都不对付,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儿打个几十斤卖了,明儿又没了的,零散的很。”

“你看人家龙湾村、大河村,都是村里集体打。”

“集体定价,好卖,人家也好收。”

“而且龙湾村还专门搞了个食品厂,打的神龙湖招牌,专门卖熏鱼、腊鱼,现在家家户户一年好几万的红利。”

“咱呢,收鱼的都懒的看一眼。”

陈老根说到这,连声叹气。

“你的意思是,想把咱们村串起来。”

“我看难。”

叶旭摇了摇头。

“要不我来找你做啥。”

“我晓得你小子学了瞎子的东西,有本事,又在省城读过书。”

“这事做成了,日后你也不少挣。”

“你总得娶媳妇,养伢儿吧,没钱,难道让伢儿、媳妇跟你一辈子挣这俩看病钱?”

陈老根道。

“嗯,也是。”

叶旭沉思了几秒。

僧财侣地。

爷爷在的时候,曾多次提及过。

修炼,一半是修身,一半是修财。

很多药材、灵石、法器,都是天文数字,确实得考虑一下生财之道了。

眼下时间倒也充裕,正好可以把生意经提上日程。

“好,你把村里水田最肥的几家,我去问问大伙儿的意见。”叶旭道。

“不用问。”

“就张寡妇家。”

“她男人周顺安在的时候,鬼心眼贼多,三天两头的倒水田。”

“就数她水田最多、最肥。”

“只要她开口,尝到了甜头,大伙儿肯定一窝蜂上。”

大柱在边上插了一句。

“是啊。”

“这两年村里建了信号塔,大伙儿手机能上网,刷视频了。”

“晓得外边的好处,对钱也有欲望。”

“趁着这股风,把这事串起来。”

“阿旭啊,这张寡妇的工作不好做,你跟她都是年轻人,能说得上话。”

“叔公看好你啊。”

“毕竟,那可是一座宝山,不取白不取啊。”

陈老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叔公,你这……啥意思?”叶旭有点懵。

以叔公的稳重,不应该说这话啊。

“别装了,村里都传开了,张小婉跟你在山里打野食。”

“你俩自家人,好说话嘛。”

陈老根磕了磕烟杆子,嘿嘿干笑道。

“叔公,这谁传的瞎话,您信吗?”叶旭真就无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