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古穿文220(1 / 2)

  。”

   东宫里的事是瞒不过嘉乐帝的,更何况贺明隽还要向工部借人。

   听了他的这句话,嘉乐帝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但还是说:“可舆论终究掌握在文士手中。”

   贺明隽道:“可民为邦本,便是文人士大夫,也不能逆民意而为。”

   嘉乐帝反问:“民意?你可知这两个字有多厚重?需要付出多少?”

   他语气中带着点不以为意,似乎是觉得贺明隽的想法太过天真,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贺明隽点点头,坚定道:“我自然是明白的。”

   他不想要民意和好名声,这只是一个借口。

   嘉乐帝依旧不赞同:“你这般小打小闹,未必会有什么成效。且你的身体就算好转许多,也依旧是受不了苦的。朕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你又何必任性?回去跟着太傅们好好学习,除了治国谋略,诗词歌赋也学一些。”

   他加重了语气:“不许在太傅授课时睡觉了!堂堂太子,像什么样子!”

   若是御史知道了,又要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叨叨,烦人得很。

   况且……

   “林太傅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被你气出个好歹来。他教授的内容或许高深了些,朕已经让他因材施教了……咳,即便你听不进去,也不能睡觉啊。”

   嘉乐帝说到后面,声音不自觉放小了点,显然他也是有些心虚的。

   听到嘉乐帝这番话,贺明隽除了意外,还有点难以理解。

   古代的世家大族,对子弟要求大都是极为严格的,就连纨绔子弟都是有门槛的。

   再怎么说,快乐教育也不适用于太子。

   就不怕教出一个昏君吗?

   而嘉乐帝本人堪称勤勉,算是个明君。

   所以,贺明隽想,不怪他根据太子的经历得出嘉乐帝没把太子当储君培养的猜测。

   贺明隽摸了下鼻尖,应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