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送别(1 / 2)

“将军是从哪里认识这等的人物?”冯无庸一面喝酒,一面问。

“嗐,这就是那日打齐人的人,我不过是小小帮了一手。”

冯无庸挑起大拇哥:“英雄好汉。”

“还不知尊姓大名?”冯无庸敬起了酒。

卫起看见风宜量方才的神色,同时问道:“兄弟可是认得这刀?”

风宜量当然不会说这是范将军的刀,含糊道:“小弟叫风宜量。”

“兄弟这姓少见,难不成是风娘娘的亲谊?”冯无庸笑道。

“保不准呢,也不知这风娘娘是什么来头。”

卫起道:“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野姑娘,两年前,陛下南巡,也不知怎么把她弄来了,听说还是个有夫之妇,也不知施了什么狐媚子手段,把陛下迷成这样。”

“还真是她!”风宜量瞳孔放大,只是他没想明白,皇帝怎么会喜欢一个狐狸,就散皇帝喜欢,如何瞒住悠悠众口?

“不会你真是吧?”卫起的眼睛直勾勾看着风宜量。

“要是像将军那么说,那倒是有点像我的姐姐,只是我前些年学道去了,故而也不大清楚。”这下,我成皇亲国戚了?

“若说巧,也没有这么巧的,凭你的长相,多半是没错了。”卫起笑道,他对风娘娘倒是没有那么大的恶意,他最讨厌的是万娘娘,也就是当今汝阳王的母亲,除此以外,她还是风宜量身内那把青剑的母亲。

冯无庸脸上笑容更甚,几人喝酒做乐,歌女在掌中跳舞,舞女在膝上唱歌,酒杯也不知摔碎了几个,歪七扭八的睡了一片,又是一个无遮大会。

······

嗳,腐败的生活!

从女人堆里脱身而出,风宜量看到了一早的白露,在枝头,在叶中。

今天卫起要走,风宜量在北门相送。

秋风萧瑟,万山如火,河水绵绵,似愁送客。

太阳是高高的挂着,仿佛不屑理人间之事,听闻卫起走了,满城的齐人都来看热闹,卫起便举起了弓,那些齐人大都便惊慌散了,秦人都叫着好,几个耄耋老人拿着酒上来;“将军,这是我们郢都牢人的一点心意,那些齐狗子欺人太甚,你做得好,一定要喝了。”

卫起眼含热泪,把酒一饮而尽:“父老乡亲们,卫起去了西边,一定打几个仗,让那些齐人瞧瞧,咱们不是好惹的。”

杨忠贤在一旁劝道:“将军,陛下可没让你去那边打仗,你这...那些朝臣不知又该说些什么了。”

卫起:“司马,你好歹也是管兵的,怎么向着外人说话,不打仗,叫咱们这些将军都饿死?叫那些士兵都老死?”

杨忠贤满脸憨笑,只是不答。

只见南边一匹马走来,卫起问道:“刘叔,舅舅今天不来?”

刘福是大司马商不令的管家,快马而来,下马,递了个包袱:“老爷今天不便来,要我给你带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文官说的,做事情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第二句是武将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句,是我们老爷说的,人要吃饭,走路用脚,刀剑会打死人,这是太太纳的衣服,你带着,她说西边冷,别冻着了。”

卫起收下了包袱,琢磨着刘福说的几句话,此时,一位身穿青色袍子,腰环玉佩的学子对卫起道:“学子朱登云见此景,有一首诗相赠。”

卫起道:“说来听听。”

“学剑年来又不成,羁穷谁与共功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