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39(1 / 2)

刘封给刘备和刘表各发了一封信,言说自己在来襄阳的路上遇到了劫匪,身上受了伤,无法赴宴,只能返回平氏调养。

如此一来,刘表与刘玄德皆无话可说。

刘封再一次度过一劫。

通过请诸葛亮收挫一事,刘封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贤士来投,必须有足够的实力,自己现在的实力还太过弱小,必须要尽快发展起来才行。

还有三年,曹操就会南下,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回到平氏之后,刘封立即大张旗鼓,生产精盐与茅台酒。

让刘封想不到的是,同样的工艺,这平氏生产出来的茅台酒就比新野的茅台酒要好喝许多。

刘封知道,这应该是水土不同的关系,各地的微生物菌群不同,所以同样的工艺,酿出的酒味道也不一样。

平氏生产的茅台酒比新野的茅台酒好喝,供不应求,这个年代,百姓没有什么多余的爱好,甚至喝茶还要几百年以后才能盛行。

百姓们只要条件允许,都以饮酒为乐。

喝酒的人太多,所以,平氏茅台酒的生产,对新野茅台酒的生产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

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平氏一下子成为了荆襄以及豫州一带酿酒与生产精盐的中心。

各地客商络绎不绝来到平氏。

这时,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刘封的面前。

平氏的路太差了。

以至于外地客商来到平氏,需要太多的时间,道路难行,严重影响了平氏的发展。

刘封计算过,如果将平氏城内外道路全都重新修缮一遍,那可以极大方便客商来到平氏经商,到时,精盐与茅台酒的贩卖数量将是现在的数倍不止。

要想富,必先修路。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刘封当即亲自设计了规划图,将平氏的大街小巷重新规划,所有的路都要重新修葺,变成青石路。

与此同时,刘封还下令,在平氏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敌入侵。

除了这些之外,刘封还让人在石柱山上修建了一座山寨,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草。

魏延就问刘封为何在石柱山上修山寨,还囤积粮草。

刘封就问魏延:“若是曹军来袭,南阳能守得住吗?”

魏延想了想道:“南阳兵马太少,曹操有数十万大军,若是大举来袭,南阳是守不住的。”

刘封又问魏延第二个问题。

“南阳若是守不住,我义父会怎么办?”

“刘皇叔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退至襄阳,与刘表一同抗敌,一种是退至平氏……”

“我明白了,主公在石柱山上修建山寨,囤积粮草,为的是日后万一平氏守不住就退到石柱山与曹军抗衡。”

刘封一点头。

“文长果然聪慧过人,我在石柱山修建山寨,为的正是抵御曹军来袭。”

魏延便问:“若是刘皇叔不至石柱山,而去襄阳呢?”

刘封道:“平氏是我一手建起来的,是我的根基所在,义父可以放弃南阳,但我绝不放弃平氏,就算义父弃守南阳,我也要在平氏与曹军血战到底!”

刘封很明白,平氏是他的根基所在,没有了平氏,他刘封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普通将领,而且还是刘备的眼中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