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饥饿营销34(1 / 2)

刘封来到了精盐作坊。

在刘封的监督之下,精盐作坊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建了起来。

几十个工人按照刘封所传授的技艺不断将精盐用大锅煮化,然后提纯。

刘封用手指夹了一点精盐放到口中,尝了一下制出的精盐,比后世的精盐味道也相差无几。

这种纯度的精盐,远高于古代的盐,出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有着巨大的意义。

精盐比精盐更纯,而且味道也更好,有了精盐做饮食佐料,可以让食物更加鲜美。

这精盐提纯的办法并不难,刘封上一世看过网上的很多教程,复刻到这个时代,确实提炼出了纯度极高的精盐。

只是刘封明白,精盐的提炼技术现在绝不能泄漏出去,自己还需要靠精盐发展经济,这精盐可是一笔巨大的财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来,钱自然源源不断进入自己的口袋。

所以,这精盐提炼工作的所有工人,全都是刘封的心腹,绝不容外人插手。

这样才能保障精盐的提炼工艺不外泄。

这时,魏延在外面道:“主公,蒯家的运盐车到了。”

刘封出了制盐作坊,当下对魏延道:“先给蒯家一千斤精盐。”

“一千斤?蒯家想要两万斤盐,这一千斤未免太少了些。”

刘封道:“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少,才值钱,若是盐一下子给的太多,必然会影响到市价,到时赚的反而少了。”

“可是一千斤怕是不够荆州各大族所用,再者,这作坊一天能产三千斤精盐,这多出来的精盐又如何卖掉?”

“呵呵,这样更好,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精盐虽好,但是不多,能用得起精盐的必是豪门大户,这样,精盐的价格才会一路高走。”

“此乃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

魏延嘴里咀嚼着这个新词。

虽然魏延依旧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他知道,刘封的决策一向是对的,这一次也绝不会例外,自己只需执行即可。

当下,魏延吩咐工人将一千斤盐装上了马车,刘封则回到了县衙,带着差役在街上巡察。

这段时间,由于人口激增,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比如平氏的治安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到了夜间,经常有人作奸犯科。

刘封下令,在城头上张贴告示,实行宵禁,但凡夜间行走者以犯罪论处,罚杖责。

刘封于夜间亲自率人巡逻,但凡遇到夜间行走者一律杖责。

这一夜,刘封带巡逻队正行走间,就见一人提刀大晃大摆行于路上。

刘封大吼一声:“把他拿了!”

几个差役冲了过去,将来人绑了押到刘封面前。

刘封见此人獐头鼠目,一脸猥琐,就问他因何持刀夜行?难道没有看到告示吗?

此人哈哈大笑。

“吾乃杨昆,为蔡瑁亲舅,你敢打我,定叫你不得好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