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七夕佳节(1 / 2)

七夕佳节,街上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不少商贩把各色灯笼、荷花灯、面具、许愿红带等挂在摊前,卖力吆喝,好不热闹。

街上的大榕树上挂着不少彩带,树下或有少女三三两两将写着心愿的彩带绑着橙子往榕树上扔,许愿心想事成,笑声盈盈。或有一家老小在街边挑选彩灯,其乐融融。或有男女出双入对的身影,郎情妾意。

沈知知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看着自己绣好的荷包,左思右想,最后好像拿定主意,将荷包揣在怀里,心跳得咚咚响,沈知知用手拍了拍胸口,像是在宽慰自己一般,出了门。

街上人声鼎沸,沈知知心里打着小鼓,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柳家门前。

柳家大门打开着,沈知知往里面张望,却没有看到柳志文的身影。

柳大娘出来倒掉脏水,看见沈知知张望着,以为她是过来找沈小翠的,便喊住她:“知知!小翠他们去柳家宗祠了。”

“诶,好的。”沈知知应付着回答沈大娘,特意扬起手和柳大娘打了招呼,转身想着往柳家宗祠方向小跑,像是做贼心虚一样的离开,内心告诉自己遇到沈小翠也可以问她一下。

越往柳家祠堂方向走越是热闹,宗祠一旁搭了戏台,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牛郎织女相会。

柳家宗祠前面也围了不少人。走近一看,祠堂门前摆了两张长桌子,上面摆了不少精致的绣品,格外出彩的绣品周围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彩带。

沈知知走进祠堂前的戏台一看,看见熟悉的身影,柳志刚和沈小翠正依偎着看着戏曲。

沈知知看着两人,嘴角不禁扬起,也不舍得打扰,静静地站在人群背后,看着他们俩,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转念一想,沈知知往柳家祠堂的人群里面探望,也不见想找的人,便转身离开热闹的祠堂,转身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内心寻思着能否碰到想遇见的人。一路上周围可真热闹,不少孩童在大街上嬉闹,笑声不断。

沈知知走远了,身后柳家祠堂方向响起敲锣声,在宣布绣品大赛大奖花落谁家,人群又响起了一阵一阵的哄笑声。

一个熟悉的身影擦肩而过,沈知知刚想回头打招呼,柳娟却往柳家祠堂方向疾步走去。

沈知知刚想抬起来的手又放了下去,只好作罢。

在大街上无聊逛着,旁边摊档的虎头布偶引起了沈知知的注意,布偶色彩鲜艳,可爱极了。

沈知知买下虎头布偶,往老房子方向走去。

嫂子接过虎头布偶,笑得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招呼知知陪着她聊天。

“这么重要的日子,我哥居然还要值班。”沈知知一脸为嫂子打抱不平。

“和方等会就回来了,反倒是你,这么重要的日子,你怎么过来我这里。”嫂子一脸八卦地看着沈知知。

沈知知被看得不好意思。

“依我看,这是还得女人家来操劳,要不是我现在大着肚子,多少也得给我妹子张罗着看看哪里适龄的男子。”嫂子义正言辞的说道。

“不着急,不着急。”沈知知赶紧打着马虎眼,错开话题。

大概聊了一个钟,沈和方推门进来,看到沈知知,笑着说道:“外面这么热闹,你怎么在这里,看来小翠现在结婚了,你倒是无聊了?”

沈知知哼唧唧,不赞同她哥的说法。

“我刚从府堂回来的路上,看到柳志刚夫妻俩和柳志文在逛花灯,还和他们打了招呼。”

“是在哪里遇到?”沈知知听到柳志文的行踪赶忙问道。

“在柳家祠堂往北城门的河涌附近。”沈和方边说边从里屋拿出一件披衣。

沈和方将披衣递给妻子,又问道:“外面很热闹,一起出去走走。”

嫂子笑着露出酒窝,回道:“好呀。”又望向沈知知,说道:“知知,一起出去走走。”

烛光闪烁,嫂子的笑容在光线的衬托下显得灿烂温柔。

“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我有自己的安排,省的被人说没人陪。”沈知知故意不服气地看着沈和方,装作很有气势的样子,煞有其事地从哥嫂俩人面前离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