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掐指一算,三日后就是黄道吉日呐!(1 / 2)

给徒弟娶妻这件事,张伟是认真的。

主要是这个才华横溢的姑娘在张伟的计划中实在是太重要了。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律师去古代搞工业复现吧?

所以他才选择掏出玻璃工艺给这段姻缘加个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伟就急匆匆拉着诸葛亮赶着他家的马车去拜访黄家。马车上是用锦盒装好的一套玻璃器具,以及最关键的三面镜子。

其实这有些不合礼数了,不过好在这种世道,多少是有点礼崩乐坏的。张伟甚至乐观的估计半月内就能安排徒弟完婚。

他今天特意吩咐诸葛亮换了一套新衣,十分儒雅,活脱脱一个风度翩翩美少年。他对此异常满意。这个徒弟,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呐!

就在师徒二人还在赶路的时候,黄府内,父女二人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

女儿大了,是时候该嫁人了。老父亲按理说应该是不舍得,可是自家这闺女吧,有点异于常人。至少在黄大叔的心里,一直是很担心闺女这有点泛黄的头发和有点发黑的肤色的。

“闺女,爹前些日子收到一封书信,是向为父求娶你的。其实说心里话,这个人恰好是我为你寻觅的如意郎君,他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为父打听过了,这少年生的那是一个俊俏,而且家学渊源渊博,自幼便饱读诗书。以后等他来了,你便躲在屏风后,先看看是否满意。爹只你你个闺女,虽说婚姻大事,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爹还是希望你能嫁个称心如意的。”

一听这话,黄氏心里也涌起了感动。同时对这个诸葛亮也有了几分好奇。她自己也知道,好像自己的容貌不是很招人喜欢,所以一时间也有几分担心这个男子会不会退缩。

她表示一切都由父亲做主。

女孩子嘛,遇到满意的就是一切由父亲大人做主,而遇到不满意的自然就是女儿宁死不嫁。

黄家父女没想到,诸葛亮师徒来得这么快。

就在当日下午,黄家门口便停下了一辆马车,然后下来了风尘仆仆的二人。一个是少年,另一个也是少年。

大一些的少年自然就是张伟,小一些的则是诸葛亮。二人也没带仆人,就这么捧着几个锦盒进了黄府。

于是,一切按照计划开始了。

堂内四人,各自开始扮演起自己的角色。

二人行礼,落座,将锦盒放在桌上。

张伟首先开口,“晚辈携徒儿冒昧来访,还请先生恕罪。”

黄承彦早听说过诸葛亮的大名,他的叔父是刘表的至交,而他则与刘表乃是连襟。这么一算,二人也算是有缘。

可他此刻更感兴趣的却是这个后生的师父,竟是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少年。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还是先解决自己闺女的终身大事要紧。

该说不说,接到书信后他是很开心的,自家事自家知,他确实有些担心闺女会嫁不出去,也确实有意招诸葛亮为婿。

碰巧收到这封言辞恳切的婚书,这就好比正要打瞌睡人递了个枕头。

可毕竟是嫁女儿,该有的礼数和矜持还是要有的。

至于屏风后的月英,在诸葛亮走进来的那一刻,心就怦怦跳了起来。

是一见钟情的味道没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