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你的老婆,有了!(2 / 2)

诸葛亮看得那是目眦欲裂。

这便宜师父是真不当人了啊!

本来他看师父写信猛夸自己,甚至都有几分羞怯了,但是转而就看到张伟提出要搬空自己的家做嫁妆,这师父败家呐!

谁家讨个老婆要掏空自己家底的啊,这还是人吗?

不过对于迎娶黄家的女儿,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黄家乃是荆州豪族,若能娶其女倒也是极好的。

……

张伟写完信,就立刻着人送去黄家。然后他做了一件让诸葛亮看不懂的事。

他带着诸葛兄弟二人,去河边挖沙子了。

诸葛亮:整整三天,你知道这三天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书不能读了,还要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吭哧吭哧挖沙、淘沙。天呐!摊上这么个师父,我好倒霉啊!

可是张伟只是神秘一笑,没告诉诸葛亮自己究竟要带他们做什么。

就这样,约莫信已经送达了,他也开始着手进行第二阶段的工作了。

这天一大早,他就叫醒了两个少年,带他们去郊外收集了一车干草,直到傍晚才回家。诸葛两兄弟干了一天活也没吃上饭,叫苦连天,冲进屋子就开始煮饭。

他摇了摇头,到底还是两个孩子啊!

张伟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点燃了干草,火光将他的脸映照得晦暗不明。

他心里在盘算,虽然诸葛亮日后一定会娶黄月英,但他时间紧,等不得来往人情,得下猛药。

他一直莫名有种紧迫的感觉,总感觉好像很快就要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他不能尽快处理完自己的事情,一定会抱憾终生。

他并不知道,此刻,就在隔壁颍川郡,顾楠已经派出了求援信。

以后无数次回忆起过去,他都无比感激自己这个时候的预感。

……

干草很快烧成了灰烬,他的身旁也开始蹲着一个少年。

少年好奇的打量着他的动作,但他只是轻笑。自顾自地开始了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直到这些水开始澄清,他把它们倒入锅中,然后开始煮了起来。

“孔明,你可知这世上的真理其实都藏在一些基本的知识中?为师如果将这些水煮干,你觉得会得到什么?”

少年正是诸葛亮。他到底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师父,就打算过来看看,没想到被他的奇怪举动吸引了。

想了想,还是说道,“水煮干,应该不剩什么了吧?”

“那你好好看着。”

很快,锅中沸腾的液体开始变少,底部有些白皙的晶体开始出现。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锅里只剩下一层厚厚的白色粉末。

张伟将锅中的粉末倒了出来,告诉诸葛亮,这个就是草木灰的精华,农人们会在秋收后将地里的庄稼杆焚烧,其本质就是为了让这些粉末混进农田,成为明年新作物的营养。

诸葛亮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是全新的知识,是他在古籍里看不到的东西。

接下来,张伟开始将洗好的沙子、石灰石粉和白色粉末混到一起,开始了煅烧。很快,沙子开始融化了。

张伟又告诉诸葛亮,沙子是很难融化的,就算是朝廷最好的高炉用来煅烧沙子也会在使用后就损毁,所以要加入这个白色的粉末。接着,他简单的说了一些熔点、助熔剂的知识,然后告诉诸葛亮以后会全面的给他讲解这些知识。

诸葛亮大受震撼。

他一直以为这个便宜师父就是个滥用武力的混蛋,从没相信过他的鬼话,但是眼前的一幕确实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或许墨家的先贤曾经推开过这扇名为科学的大门,可惜随着七国一统,又经历了汉初的打压,他们曾经写下的典籍不再有人重视。

人们开始学黄老,然后是儒学,因为这是官学。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吗?不然还能干什么?

张伟来收诸葛亮为徒,就是要开始再次将历史拉回正确的道路的第一步。

张伟搞来一根铁管,蘸了锅中透明的溶液,吹了起来,很快一个玻璃罩就成型了。

接下来他又陆续做了几个玻璃杯,还有玻璃板,并挑选了三块最透明的玻璃板,贴上锡箔,浇上水银。

等待水银凝固,三面镜子就成型了。

诸葛亮在这光洁的镜中看到了自己瞪圆的双眼。这世上竟有如此鬼斧神工!

他激动的就差给张伟跪下了。

张伟却是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告诉诸葛亮,你的老婆,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