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块陶片(1 / 2)

中国人深信,最深重的失败和最折磨人的苦难,几乎是所有大功告成之前必经的最黑的夜。

不过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熬到黎明的曙光。

顾楠带着洛阳的百姓从洛阳出发,向荆州开始迁徙。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汉帝国,可供他们选择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原本,顾楠是想投靠曹操的,可当她有了牵挂之后,这个雄心壮志、连年征战的人可能只会给这些百姓带来不幸。

她想了想此刻的局势,发现:

河北,袁绍正对公孙瓒余党摩拳擦掌;兖州,曹操军团还在吃人肉干;淮南,袁术正拉人给他的皇帝梦陪葬;徐州,刘备正被吕布按在地上摩擦;江东,孙策正带人争地盘;雍州,董卓军团残留势力正在火并;益州,太远。

只有荆州,山川险固,又有荆州牧刘表外守领土,内肃盗贼。雄兵十万,虽无进取之心,却正是百姓避难的净土。

可这一路并不好走,他们要穿过颍川,进入战乱地南阳,才能走到襄阳。而颍川是曹操的地盘,也是许多豪族的老巢。

顾楠平静地向她的战士们讲述了如果被曹军俘获可能会遭遇的命运:

这些女兵最大可能会成为军妓,如果幸运一点会被分配丈夫拼命生孩子,然后全家在曹操的领地内做农奴。没错,曹操的经济政策本质上就是治下的百姓全部成为农奴。他的压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降低了后勤的压力。

这些老人,大概率会被程昱做成军粮,如果幸运一点的话可能程昱先生会觉得他们太老、口感差,才得以曝尸郊外,被野狗啃食。

这些孩子,大抵会首先被安排干活。干上几年之后,男孩在合适的时机被送上前线当炮灰,女孩则参考女兵们的命运。

所有人都沉默。事实上,抛开这支队伍的身体素质,装备和战斗技巧不谈,仅就她们的意志来看,这是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也是一支哀兵。

这支队伍的每个人都极其向往能活下去,却毫不畏惧战死沙场,更以投降被俘为恐惧。

她们是真正的战士。

她们是值得上苍眷顾的战士。

可惜苍天已死。

顾楠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死在自己怀里的姑娘。

姑娘姓陈,所以她在那个姑娘临终前,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陈萍。这个时代的平民女子是没有名字的,她们只会在嫁作人妇后被唤作某某氏。可顾楠觉得,她们应该有名字。

不然,该如何怀缅她们。

陈萍是为了保护队伍里的孩子牺牲的。

她并不是被顾楠选中的人,因为她是一个身体娇弱的少女,这不符合顾楠挑选的标准。

其实她很好看,至少顾楠是这么觉得的。虽然因为营养不良有些憔悴,但是她有一双娇俏的杏眼,眼角还有一颗泪痣。她天生白皙,稚嫩的面颊还有未褪去的绒毛,鼻子是小巧的,平日里嘴角总是含着笑。

所以顾楠总是喜欢逗弄这个女孩。她听女孩说过自己有一个青梅竹马,不过前年失散了。当时还曾为她惋惜,没成想女孩死了。

当初顾楠挑选战士是为了保护剩下的弱女子、孩子和老人们。与她预想的一样,出了城的战斗,她只能依靠这些女兵防守她顾不到的地方。

可还是有些敌人突进了防御圈。陈萍正是在那时用身体护住了旁边的三个孩子,然后她被砍了六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