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我穿越的还不如朱重八?(2 / 2)

里正是古典时代皇权不下乡的典型代表。他们并不是朝廷命官,而是村里的富户。朝廷的户口登记和赋税缴纳都需要这些乡老来配合开展工作。

毕竟,任何一个古典王朝基本都没那么多公务员去下乡。而这也导致了中央政府与基层的权利出现了割裂。不知多少豪族就这样从地方的权力真空地带攫取了发展的机遇。

这个村里的里正姓童,是个精神的老头。张伟看着这个一身灰白布衣,虽一脸皱纹,但太阳穴却鼓鼓的老爷爷,感觉应该是个练家子。

于是张伟小同志渲染了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介绍了自己流落至此的财务状况,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此落脚的愿望。

里正一听,却是不感到奇怪,因为自黄巾之乱后,天下烽烟四起,不知多少可怜的孩子成了孤儿,又不知多少人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好在此处乃是刘荆州治下的襄阳郡,倒是没有被战火波及,百姓还生活在汉帝国最后的荫蔽之下。

他打量着张伟,发现这个孩子虽然一身麻布衣,却剑眉星目,身姿挺拔,说话又彬彬有礼,不像是个黔首之子,倒是有几分贵气,便不免有了几分爱惜之意。

于是便开口道:“老夫姓童,乃是本村的里正。此地乃荆州襄阳郡下的十里村。益达,我观你谈吐不凡,便许你在我这住下。老夫有一个哥哥,使得一手好枪,你若有缘,以后或可拜其为师,在这乱世有武艺傍身,总归是件好事。”

张伟一听,大喜过望,他正愁不知前路何去何从,连忙拜倒谢恩。

里正捋了捋胡须,满意地笑了。

由此可见,长得出众、彬彬有礼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混口饭吃。

张伟此后便在里正家的偏房住下。

他不好意思白吃白住,当日便寻了斧头,进山砍柴。

樵采自古以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不仅在冬日,古时的平民舍不得烧柴取暖,就连大户人家,也不会浪费木柴烧水喝。

能推广喝开水是建国后才有的待遇。这么看来,女朋友痛经的时候让她们多喝热水,实在是一种最质朴的关心呐!

张伟小同志发现,自己这具身体居然感觉不到疲惫。虽只是个十来岁少年的模样,却是有着使不完的气力,一个人能背回三个人的量。更可怕的是,他发现每天自己的负重能力都在增加。

就这样,村里出了一个奇观。

一个少年郎,每天都会背着有他自己两倍身高的木柴从山里走出来。

村民们还是质朴的,他们开始跟里正夸赞这个孩子。每次里正听了这话,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木柴背回院里,张伟便开始拿斧头将木头劈成块,然后堆在柴房里。

里正家的斧头质量也不太行,这让他心里很沉重。他前世便知道汉武帝为了敛财,开启了盐铁专卖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农民可糟了大罪了。

铁官只管应付上面用来彰显身份的巨大铁器制造任务以及军用装备的制造任务,反倒是农具,不但昂贵,而且粗制滥造。就这还得求着铁官的脸色。

不知多少农民农具很快就坏了,买不起新的,就只能用手刨土。

最可怕的是,官营之后,你都没其他渠道买农具,因此就算是里正,也只能凑活使用托人找关系稍微用心制造的农具。

如此天下,汉祚当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