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见面(2 / 2)

于老师说江浙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财富之地,这里的富人比较多,杭州的富人数在全球排17位,这里有两个首富,一个马云,一个宗庆后。

“陈老师,在杭州几十万的收入只能算是起步,阿里巴巴的员工平均年薪40万左右,几百万的收入也就是中等水平。”

于老师的话把我吓住了,那我现在的收入就只能算绝对穷人——而我竟然挺满足的,我可真没有出息呀。

“陈老师买房了吗?”我被问住了,我不知道于老师怎么会突然提到这个问题。

“杭州的房价当然无法和上海房价比,在上海肯定是买不起的。不过在杭州地段稍微好一点的地方,面积稍大一点的,也要三五百万。陈老师,如果按照你现在的收入,你要多久才能买房呢?”

于老师不说了,直直地望着我,我哪里回答得了。

“顺便说一下,未来几年杭州房价一定会翻倍,今年是g20,2022年还有亚运会,杭州一定是中国发展最快,升值空间最大的城市,陈老师应该考虑买房子。”我说买得起肯定买,就是买不起呀。

“陈老师,只要你抓住机会,你就买得起,你眼下就有机会。”

“于老师又要鼓动我自己办学?”

“是。”于老师道,“陈老师就安于现状?没有点野心?”

那我办学,你那么热心干什么?我没有说出来。

“陈老师,你生活上需要女人,事业上需要帮手。”

我相当震惊,我没有办法保持平静,难道这个女人在跟踪我?对我很了解?于老师把头稍微凑近我,小声道:“陈老师家长和学生都看出来了,你没有人照顾,你的衣服也换,但有时根本就没洗就又穿上了,有味了。当然更从来没有熨烫过。”她的话让我脸上有点烧,我很尬尴。

“陈老师,我不是要刺探你的隐私,我只是很好奇,一个50来岁的男人,没有家人在身边,跑来杭州,一个人租房住,还在拼命打拼,这是为什么?”

“于老师,你怎么知道我……”

“很简单呀,儒林一事就很说明问题呀。一,你不了解杭州,还没有进入杭州的教育圈,你但凡有一两个教师群,也不会上当呀。这说明你是从外地来的,来的时间不长。二,从外地来,时间又不长,就算实力很强,也不大可能就买了房,因为你要花时间考察考察环境,看看地段呀,交通呀,配套呀,医院呀,学校呀,价位呀等等,你这个年龄应该不会完全凭冲动买房,所以你最大可能是租房住。三,你租房住,身边没有女人,没有人照顾你,一头扎进儒林的圈套,说明你很需要挣钱,你又很拼,这个是我最好奇的地方,到底你身上发生了什么?需要你这样的年龄,一个人出来打拼?”我有些不敢和于老师对视,她的眼光很刺眼。

“证明自己?你教书很厉害,那怕就是在单位,你应该早就证明了自己,如果你不在单位,辞职出来做个自由老师,我觉得你也应该证明了自己。那你来杭州是为什么呢?我真的很好奇。”

我其实很想说,于老师你说我在单位证明了自己,错,在单位人家不给我机会证明自己。但我沉默着,给于老师说这些没有必要。

好一会儿,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做事,有时也是一时冲动,也许我潜意识里是想证明:我就是一无所有,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凭我自己也能够活。”

我说了真话实话,没有保留。

“然后又怎么样呢?”“不怎么样,没有然后了。”

“你50岁的人了,就这样一个人一直冲下去?”

“不知道嘛。”

“你就没有想过你这样的状态能够坚持多久?”

我根本回答不了。

“你需要帮手,无论是哪个方面。”

我站了起来,我不想再谈什么了。于老师说她送我回去,她有辆宝马停在小区里,我说谢谢不用,她坚持,说下雨,我车都打不到,上了课肯定很累。我说太远了,不用麻烦她,她说你该在附近租房呀,我说我也考虑过,只是那边租金付了,人家不退,我白白损失租金划不来。她用车送我到了武林广场地铁站。尽管是走走停停的。

“陈老师,咱们一定多联系,好吗?”

我点点头。回临平后,我把衣服和鞋都送干洗店了。我要她们以后洗了给我送来,我先前是不大在意这些事情,也有些舍不得这笔花销,一件衣服裤子洗一次要花三十,好一点就五十一百的,皮衣还要二三百,在我看来近似于抢钱,我真舍不得。现在不可以了,人家学生都闻到味儿了,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