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一次回答 0628(2 / 2)

可实际上,她看到的是第三幅画面,一个并未被其预判的画面,她因此猛地提起一口气,把单反相机连着三脚架一并抱起来,脑袋凑过去,瞪大了眼睛紧盯屏幕,恨不得钻到相机里。

竟然是回答!

脑中团雾一样的混沌仿佛被雷劈开,魏雪思只觉得一股气从头顶直冲脚底板,浑身一颤,几声无意义的感叹自然而言地从喉咙冒出来,一声比一声夸张,一声比一声张狂。

是来自过去的回答!

相机自带屏幕上呈现的是一张写了字的A4纸,内容并不多,雪夜合影的纸质照片放在A4纸的空白处一同被拍了下来。

屏幕太小,看不清文字,放大了又不能流畅阅读,魏雪思压住激动的心情,把相机从三脚架上拆下,用数据线和电脑连在一起。

手上忙碌着,脑子也没停,这个回答来得比魏雪思想象得早了“一万次快门”,不该这样的,对方应该看到她的照片后,在“下一次”回答她……

打开相机数据卡内的文件包,鼠标悬浮在最后一张照片的缩略图上:

“项目类型:JPG图片文件

拍摄日期:2013/6/2814:31

分辨率:3072×4608

大小:11.2MB”

2013年6月28日……魏雪思扭身扑到床上,把笔记本拽过来,把这个时间补在2013年6月14日这个日期的下面,三组日期罗列在一起,一目了然,明显看得出间隔期的缩短。

魏雪思恍然大悟,明白了!她收到的回答针对的并不是这一次,而是上一次,对方回答的是她发出的关于“你是谁”的提问!

这种不止她一个人在努力的感觉,让魏雪思觉得很窝心,不错呀,很聪明呀,她忍不住不笑,笑得很开心。

可是,随着照片被电脑屏幕放大,文字逐渐清晰,魏雪思的表情变了。

“你好,我叫常珵,是南城体育大学的学生,2012级,运动康复专业大一在读,差不多半个月以前,是我用这台相机拍到了你发来的提问。

不过,也许,你发出的提问不是针对我的,而是针对相机原来的主人,你认识她吗?她叫郝思家,人已经不在了,一个多月以前,她去世了。

也不知道,我的回答你能不能看得到,如果你能看到,也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你是谁?是否认识这部相机原来的主人?为什么要发来提问?是因为相机吗?你曾经在相机里看到过什么?

另外,请问,你是否认识随附的照片里的任何一个人?如有,烦请提供联系方式给我,我正因为一件很要紧的事,在寻找照片中的人,如能帮忙,不胜感激。”

读完这段文字,魏雪思满脸都是惋惜和错愕,她抓起水杯,咕嘟嘟灌下一口热水,平复心绪。

随后,她又把照片放大,直至雪夜合影的部分填满屏幕。

原来,郝思家曾经是这台单反相机的主人……这就都解释得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