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草民送殿下一顶白帽子!(求收藏,追读!)(1 / 2)

庭院之中。

随着一声叫苦之声,一时之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汉王妃被自家王爷的一句话,给搞得愣在了当场,犹如活见鬼一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没听错吧?

眼前的人真的是自家的王爷吗?

那个尸山血海、驰骋疆场,不畏生死,不论受多重的伤都未曾皱过半分眉头,自己崇拜的王爷吗?

如今从他口中听见了‘苦’字?

朱高煦看着愣在当场的王妃,伸手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低语道:

“我本将心照明月,何奈明月照沟渠!”

“生在帝王将侯家,真话都没人信!”

“还会被无端揣摩出无数个意思!”

愣神中的汉王妃思绪被拉了回来,抬起头盯着自家王爷看了许久,问道:

“王爷!如今真的对那个位子没有念想了吗?”

哪里还有什么念想?

还要再说几遍?

就不说老大,如今已贵为太子。

想当初,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的决心之前。

也是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

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

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之前对于这些事情,他嗤之以鼻!

觉得那不过是老头子为造反,编造的一个由头罢了!

可如今细品局势,同老头子的做法!

无不一一印证,那个位置与他渐行渐远,以及朱棣想要传位于朱瞻基的的决定。

见其不说话,汉王妃继续道:

“倘若真的对那个位置没想法!”

“这些年王爷为大明尽心尽力,也算问心无愧了!”

“咱就好好休息休息,不管朝堂之上的糟心事,别沾,别接!”

“任他们去揣摩,去闹,去算计,咱自稳坐钓鱼台,以不变应万变!”

“把我们态度拿出来!”

“看谁能够说出什么,想出什么来!”

“之后以待时机,脱离漩涡!”

“这算是应对如今困局最好的办法!”

“王爷觉得呢?”

为今之计。

此法,不失为上策!

沉默片刻的朱高煦正要回答之时。

一名侍卫快步从门外一路小跑进来。

见此情形,两人脸上皆是露出一丝不悦之意,道:

“何事?”

进来之人,感受到自家主子不悦神情,赶忙禀报道:

“启禀王爷!!”

“门外有人求见,自称是您的故人!!”

咱的故人?

朱高煦下意识皱了皱眉头,不禁露出一丝狐疑这色。

要知道自从老头在传出那些谣言之后,京城之中的大臣们,几乎都是对他避之不及。

都怕惹祸上身,招惹皇帝的猜忌。

就这个时候还有人敢来见他?

谁头这么铁?

胆子这么大?

不怕死啊?

“将人带进来吧!!”

“诺!”

侍卫不敢有丝毫犹豫,赶忙应道。

片刻之后,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看着眼前人,朱高煦疑惑之意更甚。

这人谁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