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不忘初心,适得其所44(2 / 2)

林西门默默走开。

张景询问林金此举是否有些操之过急,林金笑着摇了摇头。他要的就是这份疑惑。

林西门已经见识过自己的部分典籍了,而且他给的那份都是最好的那些。

这两份再次也不亚于柏舟,可是林西门居然问都没问,说明他是真的心动了,他怕听了之后真把持不住。

而且他还打探到一个消息,不久之后就是林家的一项庆典。

听闻在庆典上有林家内部弟子比试,这样的话,对于修行刻苦的林西门来说,这无疑是扬名的机会。

接下来,就看林西门的定力了。

同时,趁着林西门考虑的这段时间,林金要去筹措下一阶段的事。他的客户可远远不止林西门一个。

几天后。

面色有些犹豫的林西门再次来找林金,他遇到了修行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他修行的那部柏舟,按理来说是有木有水,极为相应。

但是却突然相斥,让他痛苦不堪。他也不舍得放弃这么好的经书,恰逢此时他的父亲也不在族中,只能一脸尴尬来请教。

这次很巧,林金“刚好”处于清醒状态,他听了林西门的描述,眉头紧锁。

林金嘴角轻笑,从袖中缓缓掏出两部经书,这下林西门看清了真正的名字,分别是《地崩》《山摧》。

林西门似是有些质疑地问道:“八大宗门其二的不传之谜,我很难相信其中真伪啊。”

林金叹了口气解释道“世人只知柏舟速无双,却不知柏舟本来就源于地崩宗。”

“天宇初开,大地崩裂,以天地为舟。后由海出,是以有柏,撑之,是以成舟。”

林西门问道:“此二经对于柏舟有何要用。”林西门并不缺林金手上的这两本功法,他的修行道路与别人不同。

反而是柏舟出奇的适合他,他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林金大笑,说出了张景那段指导过他的话:“既然平衡有了问题,补救方法有两个,一是重土,以辅基之道,越实越好。至于第二个嘛,不平衡有时候也是最大的平衡。”

“不过不建议尝试,容易变成我这个鬼样子。”

“修习这两部经,你自然知道是好处多多,你也不必矜持,我只把筑基一部分的卖给你。”

“这样不仅可以调整你的柏舟,同时你也能付得起。”

“道友请谨记,可以水为舟,也可以沙为舟,一裂土为舟,乃至以天崩为舟。”

林西风这辈子没这么忐忑过,八大宗门的不传之谜,肯定很贵吧,听他的口气,他还不止筑基一部,难道还有后面的内容。

他有些忐忑的问道:“何价。”

“林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在我也不是刁钻刻薄之人,灵石五十万,这是一个公道的价格。”

林西风不悲不喜,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中肯的价格,也是他能接受价格的极限,他点了点头,拿起一个储物袋丢了过去。

不出张景所料,他的储物袋里,不多不少,就剩五十万。

有时候林金真的很佩服张景这个家伙,林金阅人无数,在凡间也算一代枭雄,但他自认看不透张景。

直观的说,张景总好像置身在雾里,有风吹来,他能看清楚一点,没风了,便又模糊了。奇怪,是林金对张景的评价。

但是张景告诉林金,如果用正确的方法,能在林西风身上获得超过五百万的价值。

林金不明白,但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走。

回到族中的林西风已经简单参透了两部功法他的内心对林金产生了深深的忌惮,究竟是谁,什么身份,才能同时拿出这么多惊世骇俗的经书。

他想到了一些,只是不敢相信罢了。

林金可能是皇帝的人,修真界的愚昧之众总是有个错误的看法,就是皇帝继位后只能活三百年。

而三公七侯九十九神,突破化神者至少有数千载之寿,以为可以稳坐如山,殊不知,在帝心不明时,这些公侯也未必可以做的安稳。

就拿李家举例,李家是数百年前才登上三公之位,在李家之前,这个位置往前百年,换了六个姓。

七大天侯也换了十数次,九十九天神更是不必多提。

只有足够的力量才有足够的话语权。这句话一直在他心里牢牢记着。

此时此刻的张景在干嘛呢,林金有他的谋划,张景的打算与林金不同,在林金看来,张景是要一大笔灵石。

其实不然,张景相比于灵石,更想要一大笔因果,他要获得林家下一辈人的善念,一桩通天因果。

他要让林金与林西风暂结恶念,然后由他出手,将恶念化为二人对他的善。他没办法改变当代人,只能从下一代着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林金有办法,有手段能在林西风那里博得足够的恶。

不过令张景不知道的是,林金的修为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提升。他已经快要结丹了。似乎是,他以前就修炼过一样。

林金并未告诉张景,他对此避实就虚,全然不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