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召白公乱自内生(30)(1 / 2)

胜心怀报仇之愿,有意搜罗世间人物,并以财物人心笼络。胜待人接物,平易朴素,以平常心交之而无高高在上之态,且出手大方,不吝钱财,时间长了,便供养了一群甘愿为其奔波效命的人士。这其中,尤以石乞最为忠心,而且石乞有心计,善谋略,最得胜喜爱。大小事务,胜皆与石乞商议而定。

伍子胥一心回楚国报仇,立誓要灭了楚国。撺掇吴王发动了多次战争,攻打楚国,尤其是柏举之战,攻入楚国都城,使得楚国元气大伤。但是,对于攻打郑国一事,伍子胥则一直推托。其中原因,一是当年太子建与晋顷公密谋之事,太子建确实输理在先。二是吴王并不愿意攻打郑国。但是,在白公胜心里,攻打郑国乃是毕生所愿,不伐郑,则仇恨难平。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所杀,再没有人阻止胜伐郑的计划了。

当年阖闾率领孙武、伍子胥等人攻破郢都,大败楚军之后,阖闾论功行赏,以孙武功劳最大。然而孙武不愿为官,只愿归隐山林,过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阖闾无奈,于是赐给他数不清的金银财物,随他而去。那孙武沿途将阖闾所赐,全部送给了穷苦的百姓,百姓欢呼雀跃,皆歌颂孙武之德。此后,孙武归隐山林,再无人知晓去其处,一代名将,最终隐没于民间。

伍子胥破楚有大功,被封为相国。伯嚭为太宰,共同执掌国家政事。伯嚭,其父即原楚国左尹卻宛。卻宛在楚国被杀后,伯嚭逃到吴国。后追随吴王阖闾,在柏举之战中,跟随孙武为副将,立有战功,因而受赏。

阖闾破楚之后,威震中原,筑长乐宫于国中,常思越国曾经攻打吴国,思报仇雪恨,均被伍子胥劝阻。一天,太子病死,无人可以继承王位。阖闾与群臣商议,欲确立继承之人。太子的儿子夫差,年已二十六岁,颇有野心,他找到伍子胥,对他道:“我父新丧,国中尚缺一继承王位之人。我为太子之子,有此心事,请相国成全。”伍子胥道:“但不知大王心中,是否另有合意之人?”夫差道:“相国多年以来辅佐大王,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大王信任。如今又身居高位,只要相国推荐,大王肯定会听从您的意见。”

阖闾召来伍子胥,询问继承之人。伍子胥就对阖闾道:“原太子之子夫差,可以继之。”阖闾道:“夫差其人,虽有勇力,然而缺少仁人之心,恐于国家无益。”伍子胥道:“夫差为太子之子,其继承王位,正是大理。况且夫差身兼武艺韬略,必然可以使吴国壮大。”阖闾道:“相国既然有此意,就请相国以后多多扶持于他。”伍子胥道:“臣定当尽力。”阖闾就立夫差为太孙,以待将来,承继王位。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新死,其子句践继位,阖闾一心想着寻仇越国,就想趁此讨伐越国。伍子胥道:“越国虽然曾经侵犯我国,然而其国君新丧,此时伐之,恐有不祥。”阖闾道:“我欲伐越久矣。如今我国势正盛,伐越正是时机。”伍子胥道:“我国经过历年战争,军士疲惫,物资损耗很大,此时应该休养生息,准备物资,待条件成熟再攻打越国不迟。”阖闾道:“我已年迈,攻打越国是我平生所愿。否则,以后恐怕没有机会了吧。”阖闾执意攻打越国,伍子胥阻挡,然而阖闾最终也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

阖闾留下伍子胥与夫差守卫国都,自己亲自率领军队,攻打越国。越王句践听说以后,率军应战。两军相遇于槜李,然而多次相斗,无有胜负之分。越国大将诸稽郢献计,让一百死囚列队来到阵前。其中一死囚首领上前道:“越国不自量力,得罪吴国。今日来到阵前,不敢和吴国对抗。我等愿以死,来代替越王的罪过,请吴军退兵,不要再攻打越国。”说罢,拔剑自刎。其身后的百名死囚,也一个个地自杀而亡。越军此举,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只见吴军将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目瞪口呆,不知为何。此时越军阵营中,突然鼓声大作,千军万马奋勇当先冲将上来。吴军惊惶失措,哪里还能抵抗?阖闾也被裹挟在乱军之中,仓皇败退。这时,正遇一越军将领,名唤灵姑浮,挥刀砍向阖闾。阖闾躲避不及,被砍中右脚。阖闾年老,不能忍受刀伤之痛,退兵途中,竟然死去。此乃阖闾不听伍子胥之言,恣意用兵,始有此祸。

夫差即位,即命伍子胥与伯嚭训练军队,时刻准备报仇雪恨。公元前494年,夫差兴全国之兵,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讨伐越国。越王句践率三万人迎敌,结果于会稽山被围,句践大恐。此时大夫文种道:“形势危急,而我军不敌吴军,此时不如投降吴军,以图将来。”

句践道:“夫差时刻不忘当年之仇,他会答应吗?”

文种道:“听说吴国太宰伯嚭是个贪图美色贪恋财物的人,其人又好大喜功,嫉贤妒能,与伍子胥不合。不如以美色财物许之,令其在吴王面前美言,此计必成。”句践许之。

句践连夜令人回到国都,选得美女八人,并财物多多,以车盛之,求见伯嚭。伯嚭一见,即为所惑,答应替句践在吴王面前讲和。夫差一见伯嚭诉说越王讲和之事,大怒,然而伯嚭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加之谄媚阿谀之词,竟然说得夫差心动。伍子胥全力反对,却得不到夫差的支持。伍子胥倍感痛心。

句践回国以后,立即征集美女330人,另有财物不可胜数。大夫范蠡,先以30名美女及金银珠宝送给伯嚭,伯嚭大悦,即许之在夫差面前美言。句践及众人来到夫差面前请罪,夫差即时赦免其罪。伍子胥大怒道:“君王难道忘了以前的仇恨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