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扶危难叶公救驾(22)(1 / 1)

昭王大喜,道:“吴倾全国之力攻打我楚国,郢都被破,寡人不得不逃亡至此。幸得随国君收留,暂时容身。今子高兴兵,打败伍子胥,逼其退兵,功劳何其大也?我一定要重赏于你。”

叶公道:“国家遭遇危难,大王处境险恶,臣自当奋勇当先,保卫大王。如今贼人已退,请大王回到国都,执掌朝政,安定国家,此乃万民之福也。”

昭王道:“我有忠臣良将,吴国又怎么能够得逞呢?”在叶公的护卫之下,昭王及部分跟随的大臣,一起向国都进发。

吴军已经退去,子西和子期进入郢都。吴军占领郢都之后,进行了一番洗劫。此时的郢都,一片破败景象,连一所完整的房子都找不到。子西安抚百姓,重新整治城市,让人收拾暴露在街上的尸体,加以安葬。伍子胥鞭尸平王,其棺木弃于荒野,子西派人找到了平王的尸体,重新收葬。

子西打听到昭王在随国,即亲自带人,迎接昭王。在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接到了昭王,君臣诉说郢都破败之后的际遇,一时间感慨万千。又禁不住痛骂伍子胥引狼入室,以致于国家陷入如此危难之中。

昭王回到了郢都。百姓听说昭王已经回来,人心稍定。战乱之时,到处逃散的大臣们,也纷纷回到了朝廷。君臣相聚,悲喜交集,无以言表。

吴句卑见到昭王,述说子常擅自出兵以致兵败之事,并将沈尹戍之头献上。昭王痛惜道:“左司马忠于国家,以身殉国,实乃自古忠臣之表率也。如果人人都像左司马一样,奋勇杀敌,不惜生命,还有哪个国家敢侵犯我国呢?只可惜左司马战死,寡人失去一位忠臣,痛哉痛哉!”昭王痛哭流涕,朝中大臣纷纷上前劝慰。

叶公闻此噩耗,一时间难以接受。然而还是强压悲愤,道:“父亲为国而死,死得其所。”言罢,不觉泪下。

朝中大臣,平素敬慕沈尹戍的为人,为他的忠义所感动。又对子常的专横不满,此时纷纷上前,一方面对叶公表示劝慰,一方面对子常的所作所为进行抨击,要求昭王追究子常的责任。

叶公道:“父亲为国战死,乃是为臣之本分。此时战乱尚未完全平息,国事未定,追究令尹的责任,于国事没有什么帮助。就请大王暂且放下,以恢复国家为重。”

昭王道:“子高如此高风亮节,处处以国家为重,真乃忠臣也。你父子两代,于国家有大功,寡人记在心上。既如此,子常之过,容以后再作计较。各位大臣,还要以整治朝纲,恢复国家为重。”众大臣纷纷点头。

昭王又道:“左司马为国捐躯,堪为人臣之表率,定当厚葬,并重重抚恤家人。”于是下令,厚葬沈尹戍,并加以表彰。又对叶公道:“你父亲为国捐躯,是国家的英雄。如今你又带兵前来,击退伍子胥,护卫寡人,功劳至大。”

叶公道:“我父子受大王恩惠,自当为国效力。只要大王回到国都,此乃国之幸也。”

力坚幼时随母逃难,流落街头,幸被沈尹戍遇见,可怜其境遇,收留了他们。后又让他练习武艺,读书识字,力坚不忘主恩,勤于学习,先是服侍沈尹戍前后,后追随叶公,如今老主人战死,力坚能不悲伤?

昭王道:“寡人任用了奸人,导致国家动乱,这是我的罪过。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致国家恢复,这是你们的功劳。”论功行赏,犒劳军队。以子西之功,拜子西为令尹,掌管国家行政大权。任命子期为左尹。沈诸梁因护驾之功,受到昭王重赏。自此之后,朝中大权落入子西之手。子西以郢都破旧为理由,请建新宫,昭王准奏。子西在鄀地新建一座城市,并宗庙宫殿等,遂迁都于此。为有别于以前之郢都,称为新郢。

返回